名相解釋

卍是什麼?

什麼叫涅槃?

什麼叫一闡提?

為什麼佛不回答十四無記?

釋加牟尼有哪些尊稱?

為什麼佛叫兩足尊

什麼叫綺語

為什麼說三心不可得

誰是佛教的獅子蟲?

有魔考嗎?

誰是地藏菩薩?

佛經是什麼?

為何萬緣放下?

禪堂是什麼?

什麼叫戲論?

輪迴是怎麼回事?

何謂隨緣不變與不變隨緣?

什麼叫「化緣」?

彌勒是誰?

什麼是十八羅漢?

佛寺有何功能?

佛誕節有何意義?

佛教主張中道嗎?

什麼叫授記?

佛教徒有幾種?

什麼叫業?

僧是什麼?

你懂梵唄嗎?

迴向有何意義?

什麼叫習氣?

法輪有何象徵意義?

舍利子是什麼東西?

舍利子有何意義?

佛法是什麼?

什麼叫隨喜?

什麼叫隨緣?

為什麼晚餐叫藥石?

什麼叫執著?

南無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不增不減?

為什麼不生不滅?

神通是什麼?

悟道是什麼?

什麼叫看破紅塵?

為什麼講無我?

誰是觀世音?

 

 

 

卍是什麼?

  1. 「卍」讀作「ㄨㄢ」。是古來印度相傳的「吉祥標相」。它的梵名很長,叫「室利靺磋洛剎曩」,意思是「吉祥海雲相」。《慧琳音義》說:「卍字之文,……乃是如來身上數處有此吉祥之文,大福德相。」可見:卍是「相」、是「文」,原本不是「字」。我們說「萬字」,其實指的是「卍之形」。
  2. 鳩摩羅什、玄奘把卍譯為「德」;菩提流支則譯為「萬」—有「功德圓滿」之義。
  3. 卍,是佛以及十地菩薩胸上的「吉祥相」(是三十二相之一)。這卍(相)的妙用無窮,像《楞嚴經》說:「即時,如來從胸萬字涌出寶光」;《觀佛經》說:「於萬字印中,說佛八萬四千諸功德行」;《毗奈耶雜事》說:「萬字,能除怖畏,善施安穩。」(參見:《天華•丁福保—《佛學大辭典》第2315頁〈萬字〉條)

回標題

 

 

什麼叫涅槃?

  1. 「涅槃」,翻譯做「滅度」,是「滅盡了煩惱,渡過了生死海」之意;又叫做:「圓寂」,是「具備一切功德,平息一切煩惱」的意思。

  2. 「涅槃」是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地,是每一個佛教徒所深切嚮往的。到底涅槃是如何的完美?否則如何能吸引那麼多的修道者,甘心拋棄一切、精進努力去追求呢?
      釋迦牟尼佛闡明覺悟時的自己是:「解脫不動,是最後之生,以後無有再生。」也就是:「此生已盡,梵行已成,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這些話,用白話說就是:「一切修行已經功德圓滿,生命的輪迴到今生為止,以後不必再受苦受難了。」這就是「涅槃」最初的含意。

  3. 「涅槃」是一種境界,是捨去了「一切痛苦、煩惱」之後,所獲得的自在快樂。不過,涅槃既是一種境界,那就不是用語言文字所能形容的—亦即所謂的「如人飲水」,就是當事者(覺悟者)本身也無從啟口。(參見:《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第四章—〈四聖諦〉條;大乘.《原始佛教研究》—〈原始佛教的根本思想〉第78頁)

  4. 「涅槃寂靜」是「三法印」之一—辨別一種道理,看它是否符合佛法的精神,所採用的三種印證原理。(詳見:《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第四章—〈三法印〉條)。但是進入涅槃的「寂靜」,卻极易與四禪天的「寂靜」混淆,因為涅槃是徹底地了斷一切苦惱,超越生死的煎迫;而四禪天的定,則根本尚未脫出三界(凡夫所居住的三種空間—欲界、色界、無色界),因此仍然是處於凡夫的境界。
      以下是一則小故事,用來說明涅槃與四禪天的「寂靜」,彼此相差十萬八千里。
      佛陀在世時,有一位叫「善星」的比丘,獨自苦修得到了四禪定—捨去胡思亂想的清淨境界。善星比丘大喜過望,以為証得了涅槃,於是放逸身心,終而喪失禪定的功力。由此可知:四禪的所謂寂靜,是不同於涅槃的,因為涅槃是永遠不會再墜落的境界。
      目前,在臺灣、在世界各地,到處都有人吹噓他們的禪定境界高深,就算高深又怎麼樣呢?能達到善星比丘的四禪定嗎?既然不能,何必沾沾自喜?記住,禪定只是涅槃的境界之一,它並不等於涅槃。捨去佛法,捨去六度萬行,誰能證得涅槃?

  5. 「涅槃」的境界,當然有可能在今生今世完成,像佛陀就做到了。但是絕大多數的佛教修行者,卻無法在有限的生命中,達到涅槃的地步。然而不能在今生證入涅槃。卻並不表示他的修行一無是處,或心血全然白費;因為在以後的無窮世代裡,他仍然可以續繼加以貫徹完成。(見:大乘.《原始佛教研究》—〈原始佛教的涅槃思想〉第164頁)
      翻開《金剛經》,就可以知道:凡夫想要達到解脫的「阿羅漢」果—是小乘修行者的涅槃(見:本書第154頁—〈什麼是十八羅漢〉?),尚須經過所謂的: 須陀洹(證初果)、斯陀含(證二果)、阿那含的(證三果)三個階段。所以我們不能奢望一步登天—馬上就想進入涅槃之境。應該先致力於實踐正道,如法修行,一旦功德圓滿,自然水到渠成。

  6. 有人奇怪:發大心行菩薩道的人,他為什麼說不急著入涅槃?也就是寧願來往於塵世之中,生生世世為救濟眾生而奔忙呢?這個原因有二:(一)菩薩憐憫眾生的沈淪苦海,所以倒駕慈航,不願獨自先求解脫。(二)菩薩「行深般若」,照見「諸法空相」,知道生死如幻,所以不畏生死;既然生死如幻,那麼「無老死,也無老死盡」,當然無需要進入涅槃(其實也無涅槃可得)。(參見:宏法寺.《慈恩雜誌》第64期。林世敏—〈心經白話簡介〉)

回標題

 

 

什麼叫一闡提?

  1. 「一闡提」是指對佛法不生信心的人。《涅槃經》說:「無信之人,名一闡提。」
      一闡提對什麼「東西」不生信心呢?當然是指「不信因果」而言。因為不信因果的人,肆無忌憚,以為沒有過去來世,沒有善惡報應,成天為非作歹,終至罪惡滿盈。

  2. 一闡提又指「沒有善根的人」。《涅槃經》說:「一闡提者,斷滅一切諸善根本,心不攀緣一切善法。」一個人斷絕了善根與善緣,如同無根的大樹,得不到養分的滋潤,如何枝繁葉茂,開花結果?

  3. 由於一闡提的斷善根、積眾惡,所以《涅槃經》稱這種人是「諸佛世尊所不能治。也就是千佛出世也奈何他不得(無法感化他)。為什麼呢?回答之先,不妨留意自己四周的人們:不是有人終日殺、盜、淫、妄、酒(破五戒)嗎?不是有人貢高我慢—自以為了不起,連一句佛號佛語也不願聽聞嗎?不是有人到處誹謗正法,破壞佛教的名譽與團結嗎?這些都是一闡提啊!

  4. 有人會問:「一闡提即然那麼壞,究竟會不會成佛?」稍微了解佛法的人都會回答:「會」。為什麼呢?因為一闡提雖然斷絕善根,但是他原本具足的成佛本性仍在,照樣未受污染。假以時日(只是不知要歷經多久),也能成佛。
      過去,由於佛典的傳入中國,尚未齊全完備,人們堅決相信一闡提不會成佛。只有梁朝高僧—竺道生,獨排眾議,主張一闡提終將成佛。結果引來當時教會的圍剿,但是道生和尚不願屈從世俗—仍然一本對真理的熱愛,雖顛沛流離,也不肯讓步。
      相傳,有一次在虎丘寺,道生和尚因為沒人聽他講經,所以就「聚石為徒」,對著石頭大談一闡提也能成佛的信念。由於感傷正法未彰,真理不明,一時悲來,忍不住熱淚盈眶。就在淚眼模糊之中,他看見眼前的大小石頭,似乎前俯後仰地點起頭來—表示贊同「一闡提也能成佛」。這就是「生公說法,頑石點頭」典故的由來。
      以後更多的經典傳入,終於證實了一件事:一闡提不失佛性,也能成佛。

  5. 其實我們並不怕人間有太多的一闡提,只怕學佛的人不能發大心、立大願,個個想做自了漢,自求解脫;又不能積極地投入菩薩自利利他的行列。如此,一闡提只有長遠地沈淪生死,真的會求出無期了。

回標題

 

 

為什麼佛不回答十四無記?

  1. 「無記」是「不加以評論、判斷」的意思。也就是對某些問題(不作出正面的回答)。
      那些問題叫「無記」—是佛所不願回答的呢?一共有十四種:
      (甲)有關世界和我的常與無常
      1世界和我是永存不變(常)的?2還是變化不停(無常)的?3是永存不變,同時也是變化不停的?4還是既不是永存不變,也不是變化不停的?
      (乙)有關世界和我的有邊和無邊
      5世界和我是有邊的?6還是無邊的?7是既有邊,同時也是無邊的?8還是既是無邊,也不是無邊的?
      (丙)有關死後的靈魂
      9死後有靈魂?10或死後沒有靈魂?11死後既有靈魂也無靈魂?12或既沒有靈魂,也不是沒有靈魂?
      (丁)有關精神與肉體的異同
      13一個人的靈魂與肉體是同一個?14一個人的身體改變了,他的靈魂是否就不同?(以上十四無記,參見:大乘.《印度佛教史論》楊白衣—〈印度佛教史略〉第348頁註七)

  2. 有人說:佛既是覺悟的智者,應該會回答,同時也該懂得如何回答這些問題才對呀!而事實上佛是不願回答,也從來不回答。為什麼呢?在《大智論》與《俱舍論》中,有精闢的比喻—就像有人問:「劈開牛角可以得幾滴牛乳?」這類問題根本就是異想天開、無理取鬧,所以佛不回答。
      另外,在《中阿含.箭喻經》上,佛舉「人被箭傷」的例子,說明及時救人的重要,斥責浪費時間在研究:箭的質材、何人所射、射來的方向等問題,即無益也沒有意義:(參見:《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第二章第五項〈佛教不承認有創造萬物的神〉)

  3. 從釋迦牟尼佛的不願回答「無記問題」,可以看出原始佛教比較重視現實人生的關懷;對於探討深奧的哲學(形而上)問題,往往採取回避的態度,不願多費唇舌,因為這些與眾生的「離苦得樂」無關。
      即然當年世尊對深奧無解的十四無記,都採相應不理的態度,後代的佛弟子又何必天天高談闊論—盡談些荒謬、神秘的戲論,來麻醉自己和顛倒眾生呢?(嚴格說來,談「感應」、「神通」之類的,就包括在內。)

  4. 「無記問題」的無解或難解,也許是因為眾生尚處在「無明」的境地,未能像佛一樣地大徹大悟—站在更高一層或更客觀的時空來看問題。就像夢中的人要想敘述清醒後的情形,這哪有可能?我們拿蘇東坡的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或許就能略知一二吧?

回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