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翻譯做「滅度」,是「滅盡了煩惱,渡過了生死海」之意;又叫做:「圓寂」,是「具備一切功德,平息一切煩惱」的意思。
「涅槃」是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地,是每一個佛教徒所深切嚮往的。到底涅槃是如何的完美?否則如何能吸引那麼多的修道者,甘心拋棄一切、精進努力去追求呢?
釋迦牟尼佛闡明覺悟時的自己是:「解脫不動,是最後之生,以後無有再生。」也就是:「此生已盡,梵行已成,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這些話,用白話說就是:「一切修行已經功德圓滿,生命的輪迴到今生為止,以後不必再受苦受難了。」這就是「涅槃」最初的含意。
「涅槃」是一種境界,是捨去了「一切痛苦、煩惱」之後,所獲得的自在快樂。不過,涅槃既是一種境界,那就不是用語言文字所能形容的—亦即所謂的「如人飲水」,就是當事者(覺悟者)本身也無從啟口。(參見:《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第四章—〈四聖諦〉條;大乘.《原始佛教研究》—〈原始佛教的根本思想〉第78頁)
「涅槃寂靜」是「三法印」之一—辨別一種道理,看它是否符合佛法的精神,所採用的三種印證原理。(詳見:《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第四章—〈三法印〉條)。但是進入涅槃的「寂靜」,卻极易與四禪天的「寂靜」混淆,因為涅槃是徹底地了斷一切苦惱,超越生死的煎迫;而四禪天的定,則根本尚未脫出三界(凡夫所居住的三種空間—欲界、色界、無色界),因此仍然是處於凡夫的境界。
以下是一則小故事,用來說明涅槃與四禪天的「寂靜」,彼此相差十萬八千里。
佛陀在世時,有一位叫「善星」的比丘,獨自苦修得到了四禪定—捨去胡思亂想的清淨境界。善星比丘大喜過望,以為証得了涅槃,於是放逸身心,終而喪失禪定的功力。由此可知:四禪的所謂寂靜,是不同於涅槃的,因為涅槃是永遠不會再墜落的境界。
目前,在臺灣、在世界各地,到處都有人吹噓他們的禪定境界高深,就算高深又怎麼樣呢?能達到善星比丘的四禪定嗎?既然不能,何必沾沾自喜?記住,禪定只是涅槃的境界之一,它並不等於涅槃。捨去佛法,捨去六度萬行,誰能證得涅槃?
「涅槃」的境界,當然有可能在今生今世完成,像佛陀就做到了。但是絕大多數的佛教修行者,卻無法在有限的生命中,達到涅槃的地步。然而不能在今生證入涅槃。卻並不表示他的修行一無是處,或心血全然白費;因為在以後的無窮世代裡,他仍然可以續繼加以貫徹完成。(見:大乘.《原始佛教研究》—〈原始佛教的涅槃思想〉第164頁)
翻開《金剛經》,就可以知道:凡夫想要達到解脫的「阿羅漢」果—是小乘修行者的涅槃(見:本書第154頁—〈什麼是十八羅漢〉?),尚須經過所謂的:
須陀洹(證初果)、斯陀含(證二果)、阿那含的(證三果)三個階段。所以我們不能奢望一步登天—馬上就想進入涅槃之境。應該先致力於實踐正道,如法修行,一旦功德圓滿,自然水到渠成。
有人奇怪:發大心行菩薩道的人,他為什麼說不急著入涅槃?也就是寧願來往於塵世之中,生生世世為救濟眾生而奔忙呢?這個原因有二:(一)菩薩憐憫眾生的沈淪苦海,所以倒駕慈航,不願獨自先求解脫。(二)菩薩「行深般若」,照見「諸法空相」,知道生死如幻,所以不畏生死;既然生死如幻,那麼「無老死,也無老死盡」,當然無需要進入涅槃(其實也無涅槃可得)。(參見:宏法寺.《慈恩雜誌》第64期。林世敏—〈心經白話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