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加牟尼有哪些尊稱?

  1. 釋加牟尼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聖哲,無論是就他的學識、品格、慈悲、思想、表現等等方面,他都是傑出的佼佼者,因此是全世界公認的三大偉人之一。(其餘兩位是:孔子與耶穌)
      稱贊一個偉人,最直接了當的表現方法,就是表現在對他的「稱呼」上。有關釋加牟尼的尊稱很多,如果要詳細列舉,總數接近三十個。重要的有:1佛2世尊3如來4善逝5正偏知6應供7明行足8世間解9調御大夫10天人師。其餘的還有:無上師、大師、大聖、法王、大雄、大仙、真人、覺者、智者、導師、燈明、慧眼、船師、醫王、大龍、獅子等等。

  2. 接著,我們要對以上所列舉的十個重要稱呼,作簡單的解釋:
      (1)佛—是佛陀的簡稱,是覺悟者的意思。指徹底覺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人。
      (2)世尊—世上最尊貴的人。這是指佛的智慧、人格、慈悲、誓願、貢獻,都高人一等。
      (3)如來—1不去不來的人。因為他超越生死的輪迴,可以在宇宙世界中來去自如。2體會真理,從真理的境界中醒悟過來的人。(注:「如」有「不動」、「真理」的意思。)
      (4)善逝—「好去」的人。為什麼說好去?因為佛入涅槃,不再輪回生死苦海中。(參見:本書第149頁〈什麼叫涅般?〉)
      (5)正偏知—覺悟正確真理的人,就是對真理的體認沒有任何偏差。
      (6)應供—值得眾生供養的人。
      (7)明行足—知行合一,而且圓滿、徹底的人。「明」是智慧—佛的智慧最精湛;「行」是實踐—佛貫徹六度萬行,度盡無邊的有緣眾生。
      (8)世間解—精通世間學問的人。
      (9)調御大夫—已經解決自己、也能幫助別人解決身心煩惱痛苦的人。
      (10)天人師—能夠做為「天、人世界」中,所有眾生的導師。

  3. 關于釋迦牟尼的稱呼,我們還需要補充的是:他小時候的名字叫「悉達多」,而「瞿曇」(有人評為:喬達摩)是他的族姓。因為瞿曇屬于釋迦族,所以我們才叫他「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

回標題

 

為什麼佛叫兩足尊

  1. 「兩足」是指:用兩只腳走路動物,也就是靈長類,而人是靈長類中最聰明的。至于「佛」則是聰明的人類中,最具有智慧、品德、善行、慈悲、福報的覺悟者,所以地位最為尊貴,因此被稱為「兩足尊」。
  2. 一個人沒有「兩只腳」(或欠缺一條腿),就不方便奔跑走路。學佛的人,要想朝著理想目標邁進,要想服務人群,救濟眾生,沒有具足兩足,就不容易達成心願。
      佛不只是覺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人;他更是熱情慈悲的救世者。不但具有「智慧」,更懷有「悲情」,能知行合一。如人之有兩足,相輔相成,可以運用自如,了無罣礙。所以佛叫「兩足尊」。
  3. 佛所以被稱為「兩足尊」,其實還有它的深刻含義,那就是說:佛是一個福慧雙修的覺者,也鼓勵學佛的人要福慧雙修,為什麼呢?
      (1)有福無慧,表面上看似得天獨厚,像:財富、面貌、身材、地位…,都高人一等;但是缺乏智慧的內涵,行事魯莽草率,個性畏縮恐懼,如何開創美滿的人生?
      佛典上曾舉「國王的大象」為例,說明一身珠光寶氣,首尾佩金戴銀的象,仍然不能提升他的智慧與地位,依然是人類的坐騎,永遠是任擺布使喚的奴隸,絲毫沒有自主的權利。
      (2)有慧無福的人雖然才高八鬥,學富五車,但是環堵蕭然,落拓不堪。沒有財力作後盾,單有雄心大志,仍然一籌莫展,放眼古今多少知名的科學家
    、文學家、音樂家,空有過人的智慧才情,三餐不繼者,比比皆是。
      由(1)、(2)的說明,可以得知,福慧雙修的重要,偏廢其一,都是人生的缺憾,對有志弘法利生的人都是障礙。
  4. 根據《法華嘉祥疏》的說明,認為「兩足」除了福慧之外,還包括:權實、戒定、解行等內容。由此可以了解:學佛的人,以權實(權—權巧方便,實--如實不虛)為兩足,所以言行,雖然中肯,卻也能通權達變,並非死死板板的;以戒定為兩足,所以是出汙泥而不染,不是以放浪形骸的態度遊戲人間的﹔以解行為兩足,所以是理論與實際契合無間,不是坐而言而不能起而行的。
      而佛在以上各方面的配合、應用上,確實得心應手,達到爐火純青。如此,稱佛為「兩足尊」—最尊貴的兩足(覺悟的眾生),不是挺恰當的嗎﹖

回標題

 

什麼叫綺語

  1. 「綺語」是「十惡」(十種惡業)之一,它是屬于「口業」(透過嘴巴所闖的禍)的範圍。(參見:《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第四章<十善>條)
      《大乘義章》說:「邪言不正…名綺語。」用白話來說,就是:「不合正道,不正經的言詞。」為什麼這種話叫「綺語」﹖因為它「輕薄不壯重」。
      「綺語」又叫「雜歲語」。《俱舍論》說:「一切染心所發諸語,名雜歲語。」也就是說發自不純潔的污染的心,所講出來的話。
  2. 舉幾個例子,來說明平時常見的「綺語」:說一些淫蕩輕浮雜歲不正的話,就是綺語。像:帶有黃色的笑話。
      說一些肉麻兮兮的話,使人起雞皮疙瘩;或因此而使人想與非非的,就是綺語。像:煽情的情書。
      甚至小說中,描寫男女的愛情,從打情罵俏,到不堪入目的床戲都可以算是「綺語」。(可見:綺語不一定出「聲」,啞巴也可能犯「綺語」。)
  3. 最後要補充解釋一下綺語,《成實論》說:「語雖實語(話雖然不假),以非時故(因為說話的時間不對)即名綺語。」這樣說來,一個佛教徒除非有必要,就不必一天到晚說一些無聊的廢話—無話可說,寧可保持「高貴的沈默」好些。否則,隨時都有犯「雜歲語」的危險了。
  4. 《云笈七籤》指出:一個人一生之中,能不犯綺語,死後就有機會投胎到「無色界天」,壽命有一億劫之久,福報的殊勝更不必說了。這不就是古人所說的:「沉默是金」嗎?能自我克制,少說話—尤其是少說欺人的、傷人的、挑逗人的,竟然也有無上功德哩。

    回標題

 

為什麼說三心不可得

  1. 在《金剛經》裡,佛陀曾經告訴弟子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很多人看到這一段經文常常大惑不解,不明所指。(見:<一體同觀分十八>)
      其實要想了解「三心不可得」的含義,一點兒也不難;不過要把在此之前的經文,一並拿來對照,絕不能斷章取義,否則就會墮入十里霧中。
      原來前面的經文是這樣的:「佛告須菩薩,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接著佛又自己解釋,為什麼他能全然明白無量世界中
    、千千萬萬種不同眾生的心呢?
      佛說:「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意思是說:眾生隨時起心動念的心,其實都不是眾生原本具有的「真心」,
    而是整天胡思亂想。變幻不止的「妄心」。(不過眾生這顆虛偽不實的「非心」,我們一時也沒有更妥當的名字來呼叫它,所以就暫時稱它叫「心」罷了。)
  2. 這顆暫時被我們稱做「心」的「妄心」,它是像流水一樣地遷流不停的—那過去的水(心),早已流逝,一去不回,何曾有半點的真實?而未來的水(心),卻尚未出現,又怎能承認它的存在?至於所謂「現在的水」(心),也離不開剎那的生滅(流動),我們片刻也無法掌握到它。所以經上才說:「三心不可得」。
  3. 有一則流傳甚廣的故事:有一位德山大師,俗姓周,因為精研《金剛經》,所以世人叫他「周金剛」。
      德山大師見當時南方禪學大盛,禪師們主張「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內心大為不服。所以擔著一生的辛苦著作—《青龍疏鈔》,准備找禪師們一較高下。在半路上,大師因為肚子餓了,准備買些餅子充飢。沒想到賣餅的老婆婆功力非凡,出乎意料地問他:「你一生講金剛經,經上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可否告訴我
    你用那顆心來買餅吃?大師雖然滿腹經綸,猛然經此一問,竟然被考倒了。
      大師為什麼被考倒了?因為他的「妄心」在乍聽問題的一剎那間,湧生一連串的顛倒妄想—思緒起伏,如同驚濤大浪,排山倒海而來,一時哪招架得住(整理出頭緒)呢?
      當然,這只是一個佛門的公案(故事),把它當作一個啟示即可。不能死背經文,要懂得活學活用;否則拘泥在文字上,永遠不會有開悟的一天。
  4. 千萬別誤會:以為人真的有過去、現在和未來三種心。要記住:這三種妄心都是人的執著、夢想、顛倒所無中生有的。(就像:陰晴、圓缺、明暗都不是月亮的本來面目。)
      《楞嚴經》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意思是說:眾生的妄心—只會胡思亂想,是生死輪回的原因,因為有妄想就有生滅;有妄想就會著相,一經著相就會抓住外在的鏡花水月以為真實,怎能不流轉生死大海,而解脫無期呢?
      所以佛教提醒我們:要拋棄整天剎那生起的妄念;制止如同脫疆野馬的妄心,尋回自己的「真心」。(可是達到這個境地還不行,如果你的智慧夠的話,就能更進一步地了解,「真心」也是了不可得的—即沒有妄心,還要真心乾麼?即沒有妄心,還會有一種心叫「真心」嗎?
  5. 懂得三心不可得,對我們的生活有何幫助呢?以下是簡單的回答:
      了解「過去心不可得」,遇到失戀了、失敗了,何必太悲傷呢?因為從難忘的甜蜜「往事」中,根本找不到可以悲傷的心嘛,是不?
      明白了「現在心不可得」,又何必為眼前的不如意、不愉快,每天作繭自縛,唉聲嘆氣?因為所謂現在的心,時時刻刻都在跳躍、閃爍不定,根本無從捉摸,也是如夢如幻的。  至于覺悟了「未來心不可得」,又怎麼會杞人憂天?因為未來的一切尚未發生,傻瓜才會為它憂鬱終日啊!

    回標題

 

誰是佛教的獅子蟲?

  1. 獅子蟲啃食獅子肉,讓萬獸之王一籌莫展,確實令人術目驚心,悲憤莫名。
      然而獅子蟲來自獅子身上;佛教的獅子蟲,也是來自佛的信仰者和追隨者身上—佛教徒本身。

  2. 整天高談(悲、智、願、行),所作所為,欲是愚蠢自私,損人利已的勾當,即是獅子蟲。

  3. 出入佛門聖地,不知談禪論佛,專談人我是非,或世俗瑣事;甚至于專門挑撥離間;破壞團結和諧,不也是獅子蟲?

  4. 在家居士不知尊敬三寶,擁護正法,專門與出家人作對─毀謗、污蔑、打擊、分化,無所不用其极;而出家人師父不知弘法利生,反而追逐名聞利養你不知聞利而養,沈湎於五欲之藥,前置莊嚴道埸於不顧。如此,不論憎俗,都是獅子蟲!

  5. 位居要津,欲是尸位素餐,浪費佛教的有限資源,不知借緣借福,目光短淺,顢頇無能,坐失改革佛教的契機;排斥異己,結黨營私,這些全是獅子蟲

  6. 一心想「移民」他方世界,忽略了氘教留傳世間的主要任務—關懷、慰藉眼前的苦難群生。這種人心胸狹窄,不能高膽遠矚,既辜負如來的本意,也引來世人輕視的眼光。不是獅子蟲,又是什麼?

  7. 不重蒼生重鬼神,佛寺一天到晚舉辦消災、祈福、超度法會。對當今地球上的數十億生靈,又有何益?(偶一為之,原本未嘗不可;樂此不疲,就是偏差。參見:《學佛百問》第162頁〈做法會有功德嗎?〉)
      不知講經說法,指引眾生的迷津,反而一味沈溺於鬼神不可知的迷陣中,這與獅子蟲何異?

  8. 不能以中道方便接引眾生,反而從佛法中斷章取義,誤導眾生走向錯誤的方向。這些都是毀人耳目,斷人善根,罪過重大的獅子蟲。(像:只提倡念佛、打坐、持咒、歡想…,而不鼓勵行六度等等。)

  9. 缺乏維護真理的勇氣,任憑外道徒眾魚目混珠—剽竊佛法、篡改佛法、濫用佛法。有時竟只為了不敢得罪別人;或只為了贏得別人的好感。而甘心裝聾作啞,不敢挺身而出,豈不可悲?
      所以這些懦弱、鄉願、畏縮之輩,如何期望他們勇作護法金剛?不也是佛教的獅子蟲?

  10. 為了恐自已的領導地位;突顯自己的修行法門;爭取更多的附和信徒…,不惜自導自演:頭頂放光、未卜先知、今生證果、符水神效、神通感應、神佛下凡等等。
      佛教原本講因果的,而這些人為了個人的名利威望,喪心病狂,不惜作賤因果—將佛或自己無限制的膨脹、提昇,終置教運衰亡於不顧。這些真的是可惡又可恨的「大尾」獅子蟲!

回標題

 

有魔考嗎?

  1. 「魔」是梵語「魔羅」的簡譯。指:一切能傷人生命、壞人善根、障人道業(修行的生活與事業)者。佛典上認為: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魔王,就是專門跟學佛的人搗蛋的,經常率領他的魔子魔孫,擾亂人的道心,摧毀人的道業。

  2. 為什麼魔王喜歡跟學佛的人搗亂呢?因為魔王喜歡眾生沈溺于五欲之樂—心存貪瞋癡的「魔」念,做的都是傷天害理的「魔」業;就像人間的黑道老大,他喜歡自甘墮落的人愈多愈好,而社會也愈黑暗愈好;他不喜歡他的手下洗心革面,離他而去。因此遇到有人要背叛他,就不惜千里追殺,手段又極其殘酷毒辣。如果把他化自在天的魔王比作「毒梟」,眾生都是吸食海洛因(五欲)的「毒蟲」,你想戒除毒癮(修學佛法,以求解脫),你就是想掙脫他的控制,影響他的營收,他當然要整死你。

  3. 除了前面的自在天魔之外,佛典上又提到煩惱魔、陰魔和死魔,合稱叫「四魔」—後三者也能破壞學佛人的修行,所以也一併稱為「魔」。
      以下是簡單的說明:
      (甲)煩惱魔—煩惱能害人身心,使人意志消沉,喪失道心。
      (乙)五陰魔—色、受、想、行、識五陰,又叫五蘊,是構成「人」的五種物質與精神要件,它能生出種種的苦惱,像:生病、疼痛、煩躁、憂鬱、貪愛、愚癡、瞋恨等等。(見:《學佛百問》和第146頁;高雄宏法寺•《慈恩》第63期—林世敏•〈般若心經簡釋〉)
      (丙)死魔—菩薩大業尚未完成,死期已至,亦即所謂:「壯志未酬身先死」,真叫人死不瞑目。

  4. 有一點必須提醒大家的:如果修行的人能堅持理想與志向,自在天魔又能奈你何?能對境不動心,煩惱魔也會一籌莫展;至於五陰魔和死魔都是凡夫身心的變異,換句話說:它們是學佛人身心必經的磨鍊。因此只要我們洞透「無我」的道理,世世常行菩薩道,這些試驗又有何懼?(見:《學佛百問》第169頁〈生病了怎辦?〉;第171頁〈快死了怎辦?〉

  5. 好好地想一想:「魔由心生」的道理,一切魔事都是由人愚疑的執著所產生的。因此「破魔」的不二法門,就在:般若(智慧)的觀照—行深般若,才能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參見:《般若心經》)

  6. 至於外道提出的「魔考」一事,則是為了掩飾「非法的活動」(過去常參與政治活動,被主政者判為非法);為了「安撫無知的信徒」;為了「蒙蔽世人的耳目」,所採取先發制人的伎倆。(參見:施金涂—《我怎樣脫離一貫道》)這話怎講呢?原來是這樣的:外道的傳教者唯恐他們的信徒揭穿事實的真相—自己經典的東拼西湊、動機的曖昧不明、手段的詭徽不正、目標的虛無縹緲、行為的乖違偏失。因此先行布下羅地網,硬指:父母的動告、朋友的指正、國法的制裁等,都是上天(造物主)的試鍊,使人深陷無知、盲從、固執的泥淖的之中,不克自拔,至死而無悔,居心可惡!
      在「魔考」的煙霧彌漫下,使人看不清真象;使人認不清方向;使人執迷不悟,愈陷愈深。可悲的是:愈出賣自己的人格、自尊,以為愈得到天神(造物主)的眷顧;愈遭到國法的制裁、家庭的反對、朋友的唾棄,愈以為自己的得天獨厚與信心堅定。於是在追求真理的路上,一盲引眾盲,與解脫的目標,根本就是背道而馳。然而這些無知的人們,欲以為自己已經得救(得道),至死而無悔,豈不悲哉!

回標題

 

誰是地藏菩薩?

  1. 根據《地藏本願經》的說明,地藏「地」是土地、大地的意思;「藏」是含藏、包含的意思。比喻菩薩像大地的負載萬物,從不抱怨—他背負眾生的苦難,也從不叫苦。又比喻菩薩像大地的含藏一切資源,任人取用,從不吝惜—使萬物在大地的滋潤、哺育之下,欣欣向榮。
      地藏菩薩曾經投胎印度的婆羅門家當「聖女」,為救母親而下地獄;也曾經出生當「光目女」,發誓度盡一切苦海眾生才肯成佛…,其他還有許多斑斑可考的故事,請大家參閱:《地藏菩薩本願經》;或:慈恩•林世敏—《住在地獄的地藏菩薩》。

  2. 有關「灺獄」種類與實況的描寫,《地藏經》裡敘述詳盡,大家可以親自檢閱,這裡不再多說。
      在眾多的地獄之中,儘管名稱不同、苦況不同,但是令人怵目驚心、苦不堪言的情形,則是大同小異;而眾生遭受煎熬的悲慘,以及被凌虐的殘酷,可真令人不忍卒讀。
      想想看:這樣水深火熱的世界,沒有地藏的長駐地獄,佛教還能算是慈悲的宗教嗎?所以有地獄就有地藏,這是不庸置疑的。

  3. 放眼我們的娑婆世界,同樣的,人生如苦海,多少蒼生沈淪其中,為飢寒交迫呻吟;為生離死別哭泣,誰能拯救他們?誰能幫助他們?當然非「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菩薩莫屬了。(參見:慈恩•《住在地獄的地藏菩薩》第6頁)

  4. 地藏菩薩不只一人,他們的國籍、性別、膚色、資質也不必相同;甚至彼此容許有宗教信仰的差異 。
      所以深入非洲蠻荒救人的史懷哲醫生、在菲律賓照顧孤兒的德列莎修女、在臺灣花蓬創辦慈濟世界的證嚴法師,一生在「信望愛」守著孤兒的王守信女士…,這些人都是活生生的地藏菩薩。(參見:林世敏—《貝葉之香》第172頁(人間地藏))

  5. 誦吟《地藏本願經》的人,以佛教徒為最多,但是學地藏行,發地藏願,真能身入地獄,與苦海眾生共存亡的人,似乎佛教徒最少。
      人間要有地藏菩薩,眾生才能離苦得樂;也需要有更多的人投入「地藏的行例」,佛教才能复興—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的精神,才能更落實。

回標題

 

佛經是什麼?

  1. 「佛」是大徹大悟的人,好像學校裡「學有專攻、鑽研有成」的學者和老師。
      「經」就是這些學者、老師的研究報告;是他們為學生所寫的教科書和參考書─當然都是經過教育部審定的。(喻:佛經是無數的佛所共同證驗過的真理。)
      學生們研讀這些書籍,循序漸進,有一天,就可以達到像學者或老師一般的學有專精;同理,眾生以經典作修學指南,當然也可以成佛。

  2. 「經」有:徑、鏡、貫串等義。
      徑─就是「路」,也就是「成佛之道」。像通往「佛世界」的地圖,是用來指導眾生如何修行成佛的。
      鏡-像鏡子一樣,可以時時提醒、糾正和改進我們的缺點與弊端,使眾生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貫串─佛說的話雖是「金玉良言」,如果不妥善地加以保存,時間一久,就會散失殆盡。就像粒粒的珍珠,須要借助絲線來加以貫穿成串一樣。想想看:絲線一斷,珍珠是不是要散落滿地?

  3. 末法時代出現的偽經不少,這些偽經是後人(未達到覺悟境界的眾生)杜撰的,他們偽造經典的目的,不外乎是:為了名聞利養─提高自己的權勢、地位,以便擴大自己或教團的影響力,加強對眾生的控制與說服力。
      如何辨別另一部佛經的真偽?對付一般附佛外道的「低劣作品」,只要依照以下所提供的方法就行了:
      以「三法印」來仔細考核、對照:凡是主張有造物主的、宇宙人生不是生滅變異的、不透過自己的修行就可以離苦得樂的(只依靠神或老母,就可以得救)。這些論調,就是違反佛法的真理,絕不是佛經。
      有些外道十分狡猾,在東抄西湊之後;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就會把一些「不是佛法的東西」介紹出場,像:靠禮拜、懺悔、謳歌,就可以立地升天;某某神才是你的老爹、老媽;某某神是先天地而存在的;念某些咒或透過某些儀式,就可以生財致富、消災解厄、百病不生、甚至不死……
    這此全都是佛法
    ,這樣的經典當然不是「佛經」。
      「佛經」既然是成佛之路,根據偽經走錯了路,南轅北轍,如何到達涅槃(成佛)之地?(參見:本書第19頁〈如何分辨假佛經?〉)

回標題

 

為何萬緣放下?

  1. 在滾滾紅塵中修行,並不容易。原因是:人內在的煩惱太多;外在的束縛太大,內憂外患之下,往往身心俱疲,不易獲得成就。
      如果有人問說:紅塵萬丈,萬事起頭難,到底要如何輕鬆地跨出修行的第一步?我想簡明的答案,只有一個:萬緣放下。

  2. 一般眾生往往主觀認定:「提起」較難,「放下」容易。因為提起要花力氣,放下則手就行。
      這兒所說的「提起」項目,可以包括:上求下化的菩提心,行六度的菩薩道、念經、拜佛、吃素、朝山、打坐……等,這些都要靠自己去躬行實踐的。
      至於「放下」,就要做到:不執著、不貪戀、不迷信、無罣無礙、無住生心等等─這些都是祛除煩惱、邁向菩提的助緣。
      提起和放下,事實上是一體的兩面─放下才能真正地提起;提起才能放下。試舉一例:摒棄壞朋友的勾引(放下)才能專心地向學,朝理想邁進(提起);而真正的專心向學(提起),才會堅決地抵擋壞朋友的引誘(放下)。

  3. 人所要放下的「萬緣」,包括一切困擾身心,使之不得解脫的觀念、思想和境界。然而萬緣放下,並不是叫我們不問事世,隱居山林,做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人。否則活在世上,對人情所不該荒廢的事,卻也一概不顧,這不是太不近情理嗎?對於「國家興亡、人群苦樂」,原本匹夫有責,卻一切都漠不關心,這不是個不忠不義之人嗎?
      正當的宗教怎會主張這樣的生活態度呢?佛教當然不致於如此離經叛道;如果有,那也只是少數人的行為偏差而已。

  4. 佛典上認為人生有八種「境界」:稱、譏、毀、譽、利、衰、苦、樂。而人必須要做到「八風吹不動」(把人生的境界比作「風」),不憂不怖、不貪不喜,才能「無入而不自得」。如此,生活才能解脫自在、生命才能優遊自得。而所謂的「吹不動」、就是「不動心」,如何才能不動心?就是要萬緣放下。
      值得注意的是:這八種境界都是離不開現實人生的─也就是說這些都是人必須天天面對,而無從逃避、躲藏的。既然不能躲避,卻還要「放下」它們,這談何容易?就好像生長在污泥中,卻不被污泥所染。這事雖然极端困難,但是「蓮花」做到了;佛陀做到了;歷代的高僧大德做到了;我們當然也可以盡力一試。

  5. 要想做到萬緣放下,一定要透過「般若」的觀照才行,先在事理上求得一清二楚,然後才能在煩惱的盤根錯節處,干淨利落地一刀兩斷。
      《心經》上所提出的:「照見五蘊皆空」、「諸法空相」、「無智亦無得」、「心罣無礙」、「遠離顛倒夢想」……都是放下後的境界與風光。(參閱:臺灣•高雄•宏法寺─《慈恩月刊》第52期到56期•林世敏─〈心經簡介〉)
      至於《金剛經》上所提示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相布施」、「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等,則是萬緣放下的方法。(注:這些都只是例舉。)

回標題

 

 

禪堂是什麼?

  1. 佛教流傳到中國,發展成為十個宗派:大乘八宗、小乘兩宗。大乘之中,有一個叫「禪宗」,以「明心見性」(覺悟)為修行旨趣。而「禪堂」就是禪宗信徒們參禪打坐的一個場所。

  2. 禪堂的建築面積,大小不一;有的只能容納一個人打坐;有的卻大到同時可以坐下四、五百人用功修行。有的設在車水馬龍的繁華都市中;有的卻建在荒郊野外或海邊山洞裡。

  3. 禪堂對一個修禪的人來說,十分的重要,因為它是:沈思、靜慮、觀照、參究與透視萬法,以期獲得身心世界的融洽、統一與和諧的地方。多少著名的、傑出的和偉大的禪師,在禪堂中覺悟,並能進一步地開展禪學、發揚宗風,為中國禪譜出了美妙、不朽的樂章。

  4. 古時的禪堂,一般都不設窗戶,目的有二:
      甲、可以避免分心,因為外在世界的花花綠綠,常常逗得我們心猿意馬,一顆心整日惶惶不安,根本就安靜不下來。沒有窗戶,就像一個人暫時封閉了六根,隔絕了六塵,以免根逐塵,而生起妄識,徒增煩惱。(「根、塵、識」的內容與作用,參見:《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第四章〈法四依〉─〈依智不依識〉條)
      乙、由於禪宗講的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換句話說,就是不假外求的修行,所以不一定要透過「窗戶」與外界溝通。因為人人心中皆具有成佛的本性智慧─「是心作佛」,所以暫時先在封閉的房間中,去體會、參究、尋訪即可。

  5. 目前全世界的佛寺中,純粹屬於禪宗的道場,已經不太多見;不過禪淨兼修的地方,只要留意及之,亦不難發現。
      如果你有心習禪修定,限於本身條件的限制(像:家庭與職業的束縛、經濟的拮据等),因而未能參訪有名的「禪堂」;也無緣躋身其中,體會禪的寧靜、莊嚴與法樂。那也不必太過沮喪,只要將家裡的客廳、書房或臥室;在某個時段中(像:人人外出、全家就寢時),權充一下禪房,又有何不可?

  6. 別嫌自己的禪房面積太小,「室雅何須大?」何況真正懂禪的人,放下身心世界,山河大地都盡藏在自己的方寸之間。想想看:在禪定中,豁然開朗,一剎那間,可以遨遊十方世界,哪在乎屋子空間的大小?

回標題

 

什麼叫戲論?

  1. 什麼叫戲論呢?它的含義頗廣,底下是其中的兩種譬喻:
      《大日經疏》說:「戲論者,如世戲人(世上的演員)以散亂心動作種種身口(演技),但悅前人(觀眾)而無實義。」所以,一天到晚,專講一些無聊的廢話(像:綺語),在別人面前耍耍嘴皮的,就是戲論。
      《大乘玄論》說:「戲論是借譬之名……於道無所剋獲,如小兒戲論。」所以,專說些對修心養性毫無幫助的(言不及義),像幼兒嬉戲的天真童言,也叫戲論。

  2. 佛法原是甘露─用來滋潤眾生心的;是妙藥─用來醫治眾生病的;是真理─用來解答眾生疑的;是地圖─用來指示成佛之路的。是舟船─用來橫渡生死海的;是燈塔─用來導引修行船隻的……。
      違反了佛法濟世利生的原則,將佛法當作:逞自己口才的辯論、交際應酬的消遣、打情罵俏的材料、博人一笑的戲謔……,這些都是「戲論」的範圍。

  3. 注意一下周遭,就可以發現佛門之中,常見的許多戲論:
      1喝酒吃肉,說是「隨順世間」的「方便」。
      2別人遭遇不幸,不伸出援手,只會嘆息連連:唉,這是他的「業障」呀!
      3看到別人到處弘法利生,不以為然地說:別再白費力氣,今天的社會燦爛到這個地步─「定業」不可轉,「地獄不可空」!
      4為了升官發財,不惜變成小頭銳面(小人),卻大言不慚地說:這是「般若」的妙用─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5平時裝出一副慈悲的岸然道貌,遇人之危則無動於衷,見死不救。他也有一番說詞:「隨緣不變」嘛!
      6待人嚴苛寡恩;說話尖酸刻薄,專以揭人隱私為樂─卻美其言:「我是真語者、實語者」或:「我是佛門中的護法金剛」。
      7揮霍無度,窮奢极華,視金錢如糞土。他自我辯解道:「金錢是身外物;『財』,是地獄根!」(地獄根,指:財、色、名、食、睡。)
      8有人信佛不久,就到處吹噓:我每次打坐總是頭頂發光散熱(可能是高血壓);拜佛時總是「怦然」心動,能與佛交通(可能是心髒病);閉關三天,不吃不喝,只見滿天的佛、菩薩,對我微笑、灌頂、授記……(可能快精神分裂)。這些不負責任、誤導眾生的言論,也是戲論。

  4. 更令人痛心疾首、最不可原諒的「戲論」,是:在莊嚴的道場中,不談佛法,專談股票的漲跌、人我的恩怨是非、某某餐廳的美味、名車的裝備與氣派、如何賺取蠅頭小利的生意經、大談服裝的流行與款式……等等。
      或許有人會以為:這些談話內容也是佛法,因為佛法不離世間法。這種說法似是而非,因為「世間法」並非不可談,而是在道場中,「世間法」永遠只能當作小說裡的「楔子」(開場白),最後一定要回歸到佛法的大海才行。
      談世間法,可以到咖啡廳、家裡、學校等地談,佛們的聖地─終歸只有佛法。這關係著佛教的興衰存亡,不可不察。

  5. 《最勝王經》說:「戲論永斷,名為涅槃。」意思是說:佛弟子不再受戲論的困惑、牽扯和羈絆,才能得到知見的自在無礙,才能獲得真實的覺悟解脫。這是值得大惕勵互勉的。

回標題

 

 

什麼叫業?

  1. 佛教所稱的「業」,是梵文「羯磨」的意譯。是善或惡行為所遺留下來、一種無形而有力的「能」。它是「行為的一種餘勢」──由前一行為可以引發後一現象的發生。(見:東初.釋聖嚴─「佛教入門」)
      業是「行為」,或去做、去行的意思。行為會產生「力量」;然後這股力量又會迫使人們去作新的行為,這新的行為又產生新的力量,如此循環不止。

  2. 業既是行為,就會產生許多「後遺症」(力量),壓迫人們不得不去承擔這些後果(約束力)。像:結婚(業──行為),就有一種無形的力量,逼使你去承擔結婚的責任與義務(養家、失去單身的自由等)。

  3. 業──由行為引發的力量。就會引發一連串的、無窮盡的「連鎖反應」或「後續的影響」。像在高速公路上開車,一個人有意或無意的違規(業),就可能引發一場大追撞(行為的餘勢──後續力),死傷無數,摧毀許多幸福的家庭,造成許多失去父母的孤兒,也在許多人的心裡,烙下了永難磨滅的痛苦……。

  4. 一個業,也可能引發許多不同的業,影響更深、更廣的層面。不但能改變個人的遭遇和生存的環境,也能改變群體的命運。
      像:我打你一拳,你回我一拳,卻又偷襲我老媽一巴掌。這更引起我的氣憤,也激起我三個兄弟的同仇敵愾。於是,我拿棍子敲你一記,兄弟們也一齊為老媽報仇──最後可能引起兩個家族的大械鬥。從此,不但你我沒太平日子過,兩家子孫也永遠冤冤相報。

  5. 由業所引發的影響力量,如果只是由個人來承擔叫「別業」;由許多人一起來承擔,就叫「共業」。
      像:一次空難事件,死傷很慘重,就同坐一班飛機的乘客來說是「共業」──共同經歷這次災難。從坐下一班飛機或坐前一班的人來說,他們就是「不共業」──不必遭受此次空難的果報。
      當然,共業中有不共業,像:空難中,坐同樣飛機,有人卻大難不死。  
      今天,由於眾生個別的「業」,所引發的「共業」太多了,像:石油危機、南極臭氧層的破洞、河川與空氣的污染引起的各種疾病等,真是不勝枚舉。

  6. 佛教的業力思想,事實上是離不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法則來說的,也就是:「怎麼樣的業,會帶來怎麼樣的影響或後果。」
      像「十來偈」中說:「貧窮者慳貪中來,下賤者驕慢中來,長壽者慈悲中來,短命者殺生中來。」都可以看出佛法對「業」的看法,含有道德與公正的觀念。(見:慧炬.張澄清─「佛學今詮(上)第二章」)
      由於行善自得善報,因此念佛必定能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往生西方本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而為惡自得惡報,只在時間上有早晚的不同。一個人多行不義,來日感招地獄、餓鬼、畜生之報,也就不足為奇了。

  7. 經上說:「萬般不帶去,唯有業隨身。」人死後赤裸裸地,財色名利帶不去,只有一生的善惡業隨人轉世。這些業力影響了你來生(未來無窮世代)的命運,能不慎哉?

  8. 最後有個觀念必須澄清:業,不是「孽」,造業並不等於造孽。因為造孽完全是指不好的罪惡行為;而造業卻包括「善業與惡業」。其實說得更明確一點,「業」應該還包括一種不善不惡的「無記業」,像:喝一杯開水,就是無關善惡的「無記業」。

回標題

 

僧是什麼?

  1. 「僧」是「僧伽」的簡稱,是指「三個以上的出家人,在一起辦道修行的團體。」照這個定義來看,一個人終其一生住在公寓裡,就不夠格稱為「僧」了。

  2. 「僧」又有「和合眾」的意義,在那些方面和合呢?一共有六項:
      (1)戒和同修──守同樣的戒律,修同樣的清淨梵行。
      (2)見和同解──對佛法具有相同的正知正見。
      (3)身和同住──彼此融洽和樂地生活在一處。
      (4)利和同均──有福同享,經濟地位平等。
      (5)口和無諍──彼此不爭吵或相互謾罵。
      (6)意和同悅──同心同德,心平氣和,寧靜安詳。

  3. 男女出家人都可以叫「僧」。但有時「僧」只對男師父的尊稱,而另外以「尼」(比丘尼的簡稱)來稱女出家人(「尼姑」一詞,含有輕蔑之意,應該避免使用)。

  4. 僧,是佛法的實踐者(實驗家)。
      僧,是專業(全職)的弘法者。
      僧,是在家學佛居士的指導者。
      僧,是人間清涼、自在、慈悲、福慧……的象徵。
      僧,是人類在苦海中,賴以駛向安樂彼岸的燈塔。

  5. 僧,是佛法住世的象徵,僧的格調愈高,佛法就愈昌隆。
      「三寶歌」中,稱讚僧,說他們:「修行證果,弘法利世,燄續佛燈明。」
      世間有僧,人類就有希望,苦海中的眾生就有慈航。
      僧的地位是不能被「在家居士」、「佛學專家」所取代的。雖然白衣(在家眾)能「理和同證」(契入佛理,得到解脫)也可以稱之為「僧伽」(見
    妙雲集.「佛法概論」本書第24頁;本書第98頁-「為何出家」;第23頁-「佛、法、僧三者孰重?」),但是在家人攜家帶眷,終究還是一種束縳與障礙。

回標題

 

你懂梵唄嗎?

  1. 佛教的「梵唄」(ㄈㄢˋ  ㄅㄞˋ),乍聽之下,既吵雜又難聽,其實有時是唱的人歌太差;有時是法器(磬、鼓、鈸……)敲得太用力;而最大的原因是:聽的人沒有用「心」去聽,唱的人也沒有用「心」去唱所致。

  2. 「梵唄」不是無聊的時候,用來「哼哼哈哈」打發時間的;它也不像西洋音樂、流行歌曲,試圖要激發你的愛與情,讓你衝動、激動,甚至於達到發泄、轉移情感的目的。佛教的梵唄,是想引導眾生,打開心中的那扇門,不但能寧靜、安詳地凝視門外的風光;更能回過頭來透視內在的世界。
      了解佛法、信仰佛法,才能進一步接受梵唄的薰陶和啟迪,它不是「流行歌曲」,也不是「文字符號」,它是一把鎖匙──可以直接打開心靈的窗,探索佛法的奧妙。

  3. 梵唄是一種修行的手段,而透過梵唄,人們可以漫遊在無邊的佛法大海,輕啟著人生智慧的寶庫;讓世俗的煩惱逐漸被滌盪,使身心有釋然解脫的飄逸,在虔誠的樂音中,自然會有一種昇華和超然的感受。

  4. 「梵唄」從表面上看,是用嘴巴唱的音樂,但是這種音樂卻是人人會唱,又沒有幾個人可以唱得好的。
      君不見:肅穆的佛堂之中,不識字的凡夫俗子和學識淵博的教授學者,彼此可以合唱而不相妨害?他們唱的節奏可能有強弱,速度可能有快慢,但是他們一顆虔誠慕道與學佛的心卻是相同的。只不過他們之中,真能契入禪境,得到法喜充滿的人,寥寥可數罷了。

  5. 梵唄像浩瀚的大海,具有廣大的包容力,也具有強大的洗淨力。百川一經入海,則在大海中逐漸地沈澱、淨化,使滴滴污水盡成晶瑩的甘露;而眾生就像百川,在人世間被煩惱所束縛、所折磨,身心遭受無比的摧殘、啃噬,在哭訴、投靠無門之後,可以藉著梵唄,匯歸到菩薩的無際願海,如遊子回到慈母的懷抱一般,找到了自己歇息的歸宿。

回標題

 

迴向有何意義?

  1. 「迴向」的意思是:「把自己所修習的善根、功德,讓別人來分享,同時把它儲存做為自己追求佛道的資糧。」
      佛教徒做完早晚課,或是做了一件善事,總是要默念一下:「願以此功德,迴向於一切,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種存心,就是時時刻刻以天下蒼生為念,具有菩薩無盡的悲憫與誓願,不就是范仲淹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嗎?

  2. 學佛要先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迴向既然是把「一切所修的善根,向於眾生,又向於佛道」。不就符合菩提心的條件嗎?(見:天華.「丁福保-「佛法大辭典(一)第457頁「天台五梅」條)

  3. 淨土宗行者,念佛以後,一定要這樣迴向:「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那是因為:佛、菩薩建立淨土不能遠離眾生,也就是說淨土必須「依靠」很多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建成。所以西方世界或他方淨土都必須等待大家的奉獻心力去莊嚴它,人人盡的力(行六度)愈多,西方就愈漂亮。
      我們也可以這麼說,西方世界不是彌陀一個人建成的;雖然它是彌陀參考兩百多億他方淨土後,所設計出來的藍圖。但缺少你我的一磚一瓦,西方世界永遠就會缺少那麼一點莊嚴。因此;你我都需要迴向,來莊嚴佛的淨土。

  4. 為什麼「迴向」還能「迴自向他」──與別人分享呢?聖嚴法師有一則很好的比喻:「這像天空的太陽光通過反射物(如鏡或金屬體)的折射,便可使戶外的太陽光照射到室內的黑暗處。」(見:「正信的佛教」──「佛教相信功德可以迴向給他人嗎」)

  5. 迴向除了「迴自向他」(與人分享)之外,還有「迴小向大」的意思在。試想:一個人行善的功德,微不足道,不足以成就大事;但是「積沙可以成塔」,集合眾人的點滴功德,就可以匯合成為汪洋大海。
      以下的例子,也可以用來說明「迴向」的作用:它像「某某基金」的招募一般,人人利用郵政劃撥存進一小部分的金錢,日子一久,積少成多,不就成功了?

  6. 有人怕功德一旦迴向,自己不就減少或耗光了嗎?這是不必要的憂慮。「四十二章經」有一則比喻也很高妙:「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一炬來分取,熟食除冥(煮飯、照明),此炬如故。」
      迴向不但可以讓別人分享,也可以培養自己的慈悲心,因此佛教徒要了解迴向的意義,當然更要身體力行。

回標題

 

什麼叫習氣?

  1. 一個修道者,把外在的壞行為斷除了,內在壞的念頭也已去掉,但是還殘餘著過去煩惱的「氣分」(習慣的動作、不自覺的反應、表現……),我們就叫這種「氣分」叫「習氣」。
      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愛喝酒的人,雖然已經戒酒,內心也不再想喝;但是平常喝汽水的時候,卻往往會脫口而出:「我乾杯,你隨意。」
      裝酒的酒杯,雖然把酒倒掉,杯子也洗乾淨了;但是仍然還殘留著「酒味」。
      愛打獵的人,雖然早已「封槍」戒殺,心裡也不再想殺生;但是走在深林中,碰到野鹿、獮猴,仍然會「見獵心喜」。
      愛打麻將的人,雖然戒了賭,不再手癢;但是碰到朋友打麻將,某人「槓上花」自摸,他也會不經意地大叫:「開花了」!
      戒了「惡口」,不再故意罵人;但是昔日的口頭禪──三字經,還會掛在嘴角,帶給自己和別人無限的尷尬。
      「習氣」也可以拿剎車後的「慣性」來說明說:車子緊急剎車後,四個輪子停止不動了;但是由於慣性的緣故,因此車子還是會往前衝一段距離。

  2. 舍利弗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雖然證得阿羅漢果;但是有時候還是會顯露「生氣之狀」──其實利佛早已斷了「瞋」(生氣、憤恨)的種子了。

  3. 了解習氣仍然會「惹禍」,最少會帶給自己尷尬和別人不快,所以學佛的人還是要時時刻刻加以留神才好。

回標題

 

法輪有何象徵意義?

  1. 傳說中的印度轉輪聖王,持有一種寶物(兵器),名叫「輪寶」。它會跟隨聖王自動前進,摧毀一切前來侵犯的敵人;可以把地上的障礙物──像山岳、城堡、森林……等輾為平地,讓聖王順利通過。同時輪王所到之處,大國小國無不熱烈迎接,一起團結在輪王的領導之下,因而使得天下太平。
      佛教把法輪拿來比喻「佛的教法」,就像輪王的輪寶一樣,能夠摧毀人的罪惡(煩惱),使人在修行的路上不再遭受侵犯與阻礙,一直通往涅槃城(成佛);佛教又以「法輪常轉」,比作佛法大行於天下,能給世界帶來和平、幸福。
      所以「大智度論」說:「佛轉法輪,如同轉輪聖王轉寶輪」。又說:「遇佛法輪,而邪見、疑侮、災害皆悉消滅」。可見法輪是吉祥的象徵,它可以使人獲得正知正見。

  2. 輪子在轉動的時候,緊貼地面的部分,不會永遠在下,一定會慢慢往上爬昇。這用來比喻:轉動法輪(弘揚佛法),能讓低下、頑劣的眾生,因為聞說真理(法)而獲得超越、提昇(福慧增長、離苦得樂)。

  3. 佛鼓勵我們要努力轉動法輪,使它前進。如此佛法就不會停滯、固定在「一人一處」──它一定會隨著時代不停地推進,從某人身上傳到他人,從某地傳到他方。
      這樣的比喻,又有什麼意義呢?有!它的意義十分深長。它最少告訴我們:
      現在是末法時代,沒有佛也沒有轉輪聖王出世,所以沒有自動前進的「輪寶」。而當今關係佛法興衰存亡的法輪,要靠大家一起用力來推動,它才會前進,佛教才能發揚光大。
      當年大乘佛法(法輪),從印度輾轉到中國,又傳(轉)到日本、韓國;小乘佛法則傳(轉)到東南亞各國;這都是過去的高僧大德努力推動法輪的結果。今天的佛弟子更要繼承往聖先賢的精神,一起來推動法輪,把佛法「轉」到全世界各地。
      法輪既取譬於輪寶,那麼在今天的末法時代,邪說橫行,一些沒有智慧、定力的眾生極易受到蠱惑。我們正信的佛教徒,更要同心協力來推動它,讓佛法來摧毀一切附佛外道,使真理之光普照天下。(參閱:東初.釋聖嚴-「佛教入門」第36頁)

回標題

 

 

舍利子是什麼東西?

  1. 「舍利子」又叫做「舍利」;可別跟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子」(舍利弗)相混淆了,因為印度話的「弗」字,就是中國話「孩子」的意思。
      舍利子也叫「設利羅」,又叫「馱都」,這些都是印度話,翻成中國話,就是「遺身」或「靈骨」;也就是人死了經過火葬後,所留下的結晶。

  2. 「金光明經」上說:「舍利子是戒定慧之所薰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意思是:「舍利子是一個人修行戒、定、慧三種功夫後得來的,它是很寶貴,很稀有的。」

  3. 釋迦牟尼佛在公元前四百六十四年的十二月八日,在娑羅雙樹下,安詳地離開人世。他遺體火化後,一共得到了一石六斗──有好幾萬顆舍利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的舍利子。

  4. 舍利子的形狀千變萬化──有形似佛或菩薩的莊嚴法相;有蓮花形、圓形、橢圓形與扁平形。在顏色上,更是五光十色──有紅的、白的、綠的、黑的、也有混合色的。
      有些舍利子很像珍珠、也像瑪瑙、更像水晶;有的舍利子是透明的;有的光彩奪目,就如同鑽石一樣。
      不同顏色的舍利子,是由身體的不同部分變成的。據說:紅色是肌肉變成、白色是骨骼變成、黑色是頭髮變成的。不過有時也有例外,比如說由骨頭變出綠色的或五色斑斕的舍利子來。

  5. 除了火葬可得舍利子之外,也有許多種的舍利子不是從人體變成的。像:從天上掉下來的;從地上鑽出來的;由燃燒的油燈中結成的;由花朵中變生的等等,十分不可思議(這些舍利子當然也有它們生成的原因,只是我們無從獲悉罷了)。

  6. 據說:舍利子會生小舍利子:作家謝冰瑩教授,在新加坡南洋大學教書時,有一位梵影法師送他六粒小小的舍利子,告訴她這是佛陀的舍利子。三個月之後,謝冰瑩打開原本供奉的小寶塔一看,竟然生了一堆小舍利子。

  7. 根據我的親身目睹:舍利子的增多,有點類似像「細胞的分裂」一樣,先增胖、拉長,然後,中間逐漸縮小、變細,最後終於變成兩個獨立的小舍利子。(請參閱:慈恩.林世敏-「奇妙的舍利子」)

回標題

 

 

舍利子有何意義?

  1. 舍利子代表一個人「修行的結晶」,只有依照佛法修習戒、定、慧的人,才能獲得。古今中外的火葬場,天天都有人火化,卻從來沒有發現:不修行而有舍利子。 
      歷代高僧、大德火化後獲有舍利子,一定是有真才實學,決不是沽名釣譽就能僥倖擁有的。像民國以來的:印光、弘一、太虛、廣欽和尚等等,都是一代高僧。

  2. 舍利子代表佛門「清高嚴肅的戒行,堅毅沈著的定力,深邃精純的智慧。」可以說是佛教徒死後的「最高勳章」。
      舍利子會讓瞻仰、膜拜的人,生起見賢思齊之心,它並不是什麼古怪的東西,只是一個人透過努力修行所得到的「小見證」罷了。

  3. 有舍利子的人,固然是有修行的人;但是一個灑脫、自在無礙的修行者,卻也有可能不留下任何的舍利子。因為「四大苦空」,一切都已放下,何苦還留下芝麻綠豆的小玩意兒呢?

  4. 有些人太在意自己的師父,死後是否有舍利子,以為不留下一顆半粒,豈不是面子掛不住?於是憂心忡忡,或千方百計,要替師父「爭光」,常常拿著一些怎麼看都不像的碎骨頭,冒充是「舍利子」,這種心態實在太可笑了。(請參閱:慈恩.開證-「慈恩集」第56頁)

  5. 高雄宏法寺的開證上人,遠在三十年前就呼籲佛門同道:「現在不是關心舍利子的時代,而是應該顧念教運興亡的時代。」這確實是一針見血之言。佛光山的星雲大師生前答應捐獻器官、遺體,死後還在乎有無舍利子嗎?至於興學育才的聖嚴、曉雲法師;創辦慈濟醫院的證嚴法師;著作等身的印順導師等人,他們的偉大貢獻早已獲得世人一致地肯定,舍利子對他們來說,早已是身外之物了。

  6. 生前能為佛教奔走努力,為佛教立下億萬年不朽的根基,此人的精神不死,法身常存,比起那冷冰冰的「死人骨頭」,不是好過幾千萬倍嗎?

回標題

 

 

佛法是什麼?

  1. 佛法探討的是自然界的真相,所以佛法是佛「發現」的真理,而不是他憑著一己的好惡所「發明」、「制訂」出來的(就像「萬有引力」不是牛頓發明的)。

  2. 宇宙間不同世界的一切佛,他們所說的「佛法」完全一樣。不但過去、現在的佛如此;未來的佛所演說的佛法,也一般無異。就像「畢氏定理」─直角三角形斜邊的平方,等於其他兩股平方的和。美國的老師如此教;日本、泰國的老師如此教;全世界的老師都如此教。為什麼呢?因為這是「必然的事實」,不是任何神或人所能左右改變的。

  3. 佛法是「人」在覺悟之後所說的道理,因此它是屬於全人類的珍貴遺產,並不是佛教徒所獨享的。佛由於慈悲,所以把他「偉大的發現」(佛法),毫不保留地公諸在眾生面前,任何人只要根據這些方法去實踐,就能達到像佛那樣的睿智與超越。

  4. 由於眾生有「病」(煩惱),為了醫治它,佛所開出來的藥方叫「佛法」。如此說來,用藥治病就必須謹慎選用,最好是能夠對症下「藥」,否則吃錯了藥,只有使病情更加惡化,那能痊癒?所以,我們弘揚或修學佛法,應該要因人、因時、因地,而採取適當的因應之道。
      藥既然是為了醫病,所以「藥」在病好了之後,就不能再長期服用,否則養成了依賴心理,也有害健康。
      「金剛經」裡曾經把佛法比做「船」,船是為了過河用的(自度度他),一旦過了河,千萬不要再扛著這條船走路,反成累贅。(見:「正信希有分」第六-最後一段。)
      自己適用的佛法(法門、宗派),並不一定適合別人,所以不必死命地推銷;就像自己有胃病吃「爽胃王」,可是別人是肝病,怎能跟你吃同樣的藥?

回標題

 

 

什麼叫隨喜?

  1. 「隨喜」,簡單地說,就是:看到別人的好事、喜事,隨之生起歡喜的心。類似於我們平常所說的,與有榮焉、同聲讚歎、皆大歡喜、分享快樂(閩南話的「鬥鬧熱」也算)。
      舉出幾個隨喜的例子,來做說明:
      (1)別人的孩子考上了大學,誇他幾句,買隻鋼筆送他。
      (2)同班同學參加作文比賽,得了第一名,衷心地替他感到高興,分享他的光榮。
      (3)別人樂捐一大筆錢給師父蓋大殿,自己雖然能力做不到,卻逢人就稱讚他的殊勝功德(難能可貴)。
      就(1)來說,如果不「隨喜」的話,滿心嫉妒,又是何等的不快!
      就(2)來說,只要把心胸放寬,心想:既是同班同學,而我是班上的一分子,所以他的榮譽就是我的榮譽。如果不如此想,那麼班上的同學,今天這個得英文演講優勝;明日那個又得數學競賽冠軍,那你豈不是天天都覺得不舒服?何苦如此呢?
      就(3)來說,自己的師父要蓋大殿,好讓很多人來拜佛、聽經、聞法,我們自己的經濟情況不許可,那麼讓別人來慷慨解囊,讓佛殿早日完工,豈不是美事一樁?

  2. 「隨喜」是需要雅量的、需要智慧的。不了解「人我一體不可分」的道理,就會有「我相、人相」,眼晴裡再也容納不了別人的存在。對於別人的成就,再也不肯給予正面的評價與肯定了。

  3. 能「隨喜」,才能快樂,因為懂得隨喜的人,天天都在分享別人的榮譽、成就與喜悅,自己當然也快樂無比。模仿聖經上的口吻,就是:「隨喜的人有福了」。因為他能敞開心胸,所以能分享別人的喜悅,進而使自己獲得快樂。

  4. 隨喜跟「羨慕」並不完全相同,隨喜是內心完完全全地接受與認同;而羨慕還有些兒甩不開──帶點兒遺憾和渴望,並不是百分之百的祝福和分享。當然,這是因修學境界的高低不同,所以引發內心的感受也有不同。

回標題

 

 

什麼叫隨緣?

  1. 「隨緣」簡單地說:就是隨順機緣的變化,不要加以勉強。類似平常我們說的:「隨遇而安」、「順其自然」。舉出幾個隨緣的例子:  

    1. 水隨風吹的「緣」,而揚起波浪。(自然而然)  

    2. 佛度有緣人,應機而說法。(並不強迫推銷)  

    3. 戀愛時,用盡心機,使盡氣力,還是追不到,只有放棄,另起爐灶了。(面對事實)
        就(1)來說,風吹海面,自然會起浪的,如果你硬要它「水波不興」,那麼你不是失望,就一定會心生懊惱。
        就(2)來說,無緣的眾生根本聽不進半句佛法,如果你硬要他信,那可能招來反效果,甚至斷了他今世的佛緣。所以佛說法,都是隨順眾生的根機,說出最適合他們的道理。因材施教,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就(3)來說,盡力而為之後,對方仍不領情,那又何必強求呢?如果不死心,自古多情空遺恨,只有自己痛苦;至於不擇手段「騙」到手,損人害己,又怎會幸福?

  2. 「隨緣」並非「坐以待斃」或「聽天由命」,而是在事先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之後,平心靜氣地接受它的「結果」─無論成功或失敗,都以平常心坦然加以接受。
      為什麼失敗了也要平心靜氣地接受?因為自己既已盡力,則問心無愧,又有什麼遺憾呢?何況凡事不必以成敗論英雄──成功者不一定比失敗者偉大。而做一件事,其中最甜蜜、最有意義、令人覺得最有成就感的部分,就在奮鬥、努力的過程。再說人只要盡心盡力,「成功又何必在我」呢?
      因此,「隨緣」可以說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積極人生觀。

  3. 誰才能做到「隨緣」?當然是深切了解因果法則的人。這種人才能豁達、樂觀、積極、奮發,知道天地間不變的法則是:「如是因,得如是果」;而任何事除盡心盡力之外,只有順其自然,不能絲毫加以勉強的。

  4. 記住:沒有智慧的人,不明因果的人,事先不努力的人,是沒有資格談「隨緣」的!

回標題

 

 

什麼是十八羅漢?

  1. 「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阿羅漢」是印度話,簡單的意思是:「值得尊敬的人」。所以我們有時稱它叫「尊者」,也就是稱讚阿羅漢是個「智慧和德行都很有成就的聖者」。
      根據《大智度論》的解釋,「阿羅」是「賊」的意思;而「漢」是「破」,所以合起來就是「破賊」—破除一切煩惱的賊害,身心自在解脫。
      有時候,我們把「阿」解釋做「不」;而「羅漢」是「生」的意思。也就是說:阿羅漢是已經證果的眾生,截斷了生死之流,從此不再輪迴受報了。
      除了以上的兩種含義之外,阿羅漢還有第三種意思,那就是「應供」。什麼叫應供呢?望文生義就可以明白:阿羅漢學行俱尊,是值得眾生誠心供養的人。(參見:天華.丁福保—《佛學大辭典》第1468頁;慈恩.林世敏—《十八羅漢》第4頁)

  2. 在中國赫赫有名的「十八羅漢」,其實當初只有十六位,後來的兩位羅漢,是被中國人加進去的。有趣的是後加的兩位尊者,各地的流傳、記載,也不盡相同,不過一般都是從下列的四位阿羅漢,任選兩位遞補湊足的:難提蜜多羅、加葉、君徒多嘆、達磨多羅;(參見:《法住記》;慈恩•林世敏—《十八羅漢》第100∼117頁)

  3. 十六羅漢是怎麼來的呢?底下是他們的出處;在釋迦牟尼佛涅槃後的八百年,住在斯里蘭卡的大尊者—難提蜜多羅,在自己即將離開人世間時,對著悲痛的弟子們說:「大家不必傷心,目前在我們的世界上,仍然有十六位大阿羅漢,住在各個角落裡,默默地弘揚佛法,時時刻刻在照顧—釋迦牟尼佛。佛陀當年為了後世苦難的眾生著想,所以囑咐十六個阿羅漢不要入滅(入涅槃),繼續留在人間,永遠做佛教的護法金剛。」
      這十六位阿羅漢,不一定人人叫得出他們的名字,現在根據經典,依序名列在後:
      第一位阿羅漢名叫:賓度羅跋囉惰闍(又叫賓頭廬頗羅墮)
      第二位阿羅漢名叫:迦諾迦伐蹉。
      第三位阿羅漢名叫:迦諾迦釐惰闍。
      第四位阿羅漢名叫:蘇頻陀。
      第五位阿羅漢名叫:諾距羅。
      第六位阿羅漢名叫:跋陀羅。
      第七位阿羅漢名叫:迦理迦。
      第八位阿羅漢名叫:伐闍羅弗多羅。
      第九位阿羅漢名叫:戌博迦。
      第十位阿羅漢名叫:半託迦。
      第十一位阿羅漢名叫:囉怙羅。
      第十二位阿羅漢名叫:那伽犀那。
      第十三位阿羅漢名叫:因揭陀。
      第十四位阿羅漢名叫:伐那婆斯。
      第十五位阿羅漢名叫:阿氏多。
      第十六位阿羅漢名叫:注茶半託迦。

  4. 到了今日,阿羅漢這些道行高深、律己甚嚴、生活樸實的聖哲,早已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深深地活在中國人的心中。
      首先是大家對阿羅漢的長相感到好奇:有的人眉毛垂膝、有的枯瘦如柴…,接著對阿羅漢的法力感到漠測高深:他們會飛行變化、伏虎降龍…,最後對阿羅漢的慈悲濟世肅然起敬:長駐人間,永做護法…,于是中國人接受了阿羅漢,也愛上了阿羅漢。
      我們從中國佛教的繪畫、雕塑、詩歌、小說、一再以阿羅漢作為創作的題材,就可窺知一二,甚至于日常生活中的食品、用品、以及大地的景觀、山水,也有以阿羅漢來命名的,像:羅漢齋、羅漢菜、羅漢衫、羅漢鞋、羅漢腳…。

回標題

 

 

佛寺有何功能?

  1. 佛寺是「學佛的地方」,也就是「佛陀的教育場所」。是把佛陀一生的教育理念,繼續使它發揚光大,並且加以貫徹、實踐的地方。

  2. 佛寺既然像一所學校,那麼就必須具備師資、校舍和教材。「師資」是指出家的師父和協助師父們弘法的在家居士們;「校舍」就是佛寺的建筑物,有些是上課用的,有些是打坐用的,也有些是作為行政辦公的地方;就連「地藏殿」,也是學生死後繼續聽經聞法、修持禪定的教室兼寢室。「教材」又是什麼東西呢?就是佛教的三藏經典,也就是一般所說的佛法—拿這些來教育佛弟子的。

  3. 佛寺不祇是師父們(僧)自修的地方,因為僧是「僧團」,它是基於共同的信念所組成的弘法利生團體。所以弘法是師父們責無旁貸的工作,否則當初又何必出家呢?(就像投考師大的學生,就是立志以教育學生為終身的職志。)

  4. 佛寺負有教育信徒的責任,而且是一項神聖的使命。可惜目前一般的佛寺,缺乏這種自覺—對於提昇教徒的境界、水準所作的努力還不夠;也就是對教徒所提供的回餽和服務仍待加強。
      為什麼佛寺要教育信徒?要回饋信徒呢?因為信徒是布施者,說來也是佛寺的大恩人。因此佛寺有責任慢慢地輔道他們,好好地提攜他們—使他們都能跳出迷信的窠巢;擺脫煩惱的束縛;並進一步地能引導他們深入經藏,啟迪無上的智慧。

  5. 佛寺要扮演「慈母」的角色,關心信徒的苦樂安危,分享他們的喜悅,也分擔他們的痛苦。換句話說,信徒的一生—無論是生、老、病、死,佛寺都能時時伸出援手,他們的笑聲或哭聲,佛寺都聽得到,也都關懷得到。
      舉個例來說:
      基督教對教徒的葬禮,通常免費負責到底—從場地布置到誦經、祈禱,都是牧師和教友們自動參與的。反觀佛教:事先要談好價錢,然後心不甘、情不願地接辦(因為「客戶」太多,應付不來),最後往往不歡而散。
      常常看到少數的師父們站在火葬場陰暗的角落,既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因為對方認為這是交易—我付錢,你應該唸經);也得不到自己的安慰(不是出之於對眾生無盡的悲憫),實在夠可怜的了;可是想一想;這不是咎由自取、自取其辱嗎?

  6. 佛寺應該樹立自己清高的形象,師父們更是影響佛寺形象的靈魂人物。我們希望當代的佛教徒,重視佛寺所扮演的學校角色,彰顯它的教育功能—要常到佛寺聽佛法,常到佛寺向師父們討教佛法(甚至用懇求的方式)。當佛寺的弦歌不輟,信徒們的水準日益提昇之際,也就是法輪常轉,佛日爭輝之時了。

回標題

 

 

佛誕節有何意義?

  1. 從〈三寶歌〉首段的歌詞:「人天長夜,宇宙黮闇(ㄊㄢvㄢ\),誰啟以光明?三界火宅,眾苦煎迫,誰濟以安寧?」我們就可以認識釋迦牟尼佛的誕生,象徵著人類的光明和希望,他是道道地地的「救世者」。

  2. 佛陀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高舉「自由、平等、博愛」大旗的人。他演說妙法四十五年,留下無數的經典,提供人類解除身心束縛的方法;更否定在人類之上有造物主,鼓勵人人做自己的主人,所以是「自由」的鼓吹者。他主張「百川入海,同一鹹味」,反對兩千五百年前印度的種姓制度;承認人生而平等、每一個眾生都能成佛,這是真正「平等」的實踐者。他熱愛每一類的生命,以慈眼來俯視眾生,民胞物與,是具有「博愛」胸襟的宗教家。

  3. 釋迦牟尼佛誕生以前,舉世都籠罩在「神權」的威勢之下。人們不敢哼聲,更不敢反抗,永遠只有當奴僕的分,世世代代永不翻身。佛陀的降生,代表著「民權」時代的來臨,人人在偉大智者的號召與啟迪下,紛紛從被奴役的惡夢中覺醒,勇敢地學做自己的主人。不只喚醒人類的自尊,更建立人之所以為人,不可或缺的獨立人格。

  4. 佛陀的降生人間,不僅指陳人類煩惱的根源,更提出如何對症下藥的妙方,使得千千萬萬原本遭受苦惱煎熬的眾生,因而離苦得樂。
      如果我們把污濁不淨的世界比做「苦海」,那麼佛陀賜給世人的最好禮物,就是:一艘艘的「救世慈航」(喻:佛法)。藉著這些法船,芸芸眾生才能渡過茫茫生死大海,駛向清淨光明的彼岸。

  5. 全世界的宗教—除了佛教以外,他們為人類所編寫的劇本,其結局都是:信我則生,逆我則亡的大悲劇;只有創立佛教的釋迦牟尼佛,堅決地立下:「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和「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為宇宙蒼生設計了「大團圓」的喜劇結局,讓眾生跟他們的所有親人,都能相親相愛,永遠相偎相依。

  6. 佛誕節又叫「浴佛節」,人們習慣用甘草制成的「香湯」,來灌洗釋迦太子的身體。然而佛身原本清淨,何勞眾生替他沐浴洗滌?浴佛節只是一種象徵,用來勉勵後世的佛子,要常常以清涼的「法水」,來盥洗自己的身心,滌淨自身的煩惱,希望有一天也能達到像佛那樣的清涼自在。

回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