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人們對於能影響自己前途、事業、名利與榮譽的「命運」,一直懷抱著莫大的恐懼與好奇,千方百計地想要揭開它的真實面目,好來駕馭它、改變它。
存有這樣的企圖和想法,其實並沒有錯。當年,佛來到人間的第一句話,說的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意思是: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主宰,要勇敢而負責地做自己的主人,不要沒出息地「半路認爹娘」。(注意:「我」─不單指釋迦牟尼,而是指「宇宙間的每一個人。」)
何謂「做自己的主人?做自己的主宰?」就是不被別人或某個神所控制、驅使、奴隸,要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佛教講三世因果,也只有講三世因果,才能真正看清因果的全貌。如此才能了解命運到底是什麼東西?是怎麼個回事?(參見:本書第148頁〈為何講三世因果?〉)
有過去因,才有現在的果;有現在的果,才又有新的因產生;有了新的因,才會有未來的果出現。除外:一連串的因,可以造成一個果;而一個果又可以生出無數的因,去改變或組成一個無數的果。
舉一個例來說明:
一個人所以貧窮(果),是由於無數的「因」造成的,像:疾病、酗酒的父親、嗜賭的母親、懶惰、失業、沒有一技之長等等;也因為貧窮(因),所以多病(果);又因為多病(因),所以就失業、失學、成了文盲、找不到結婚的對象……(果)。
因此,一個人的命運(遭遇),不是一個因或少數的因所造成的,而是涵蓋千千萬萬的因果綱,這個綱不但是無邊際的;而且還不是直線的、平面的;而是輻射的、立體的。
這樣錯綜复雜的因果關系,誰才能看清楚?只有具有大智慧的佛才行(佛典中認為菩薩也尚未具此能力),那些半吊子的江湖術士,又如何能鐵口直斷你的命運?
雖然我們無法透徹明白自己的命運,卻可以確實地掌握自己的命運。這話怎麼說呢?很簡單:只要承認自己目前所遭遇的一切,都是「事出有因」─都是自作自受的。那麼,就不會怨天尤人,而改以「甘願的心」來接受;也就不會天天想要「不擇手段」(用不符合因果法則的方法,像:算命、改運),企圖扭曲因果,一步登天。
命運,是一連串因緣的排列組合,其中的條件瞬息多變,所以一個人的際遇(果報),也就變化無窮。
命運既然會隨著因緣的改變而瞬息萬變,所以你現在的起心動念,就改變了下一秒鐘、甚至十世、百千世、萬億世以後的因果報應(命運)了。
舉個例說明:
我原想打你一巴掌─如果真打的話,可能就引起一場大衝突;卻突然念頭一轉,改採忍氣吞聲來息事寧人。如此,就化解了一場紛爭,當然也改變了以後的命運。
命運離開不了時間,也就是說:它不是靜止不變的。就算相士能正確地算出你的「命運」,這個被說出來的「命運」,卻是假設在「靜止不動的時間下」所呈現的現象。這跟佛教把它當作「因果大相續流」(像瀑布)的比喻,相互違背。因為瀑布是沖瀉不斷的,就像命運的排列組合,也是時刻在千變萬化的。
所以,相士所算出的命運,在當下就早已是「過去的」,而不是「現在的」。既是過去的東西,事實上已經不存在了,這對人又有什麼意義呢?
至於未來的命運,連佛都不敢一口咬定:你會如何、如何?宇宙間又有誰敢如此口出狂言:預測人的未來將會走什麼路?(注意:當佛或神能隨口說出我們的未來一定會如何如何時,我們就是布袋戲中的木偶,被別人按照劇本來操縱、演出,試想如此的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呢?)
命運,是一個人自作自受的演變過程,雖有法則可循,卻不是固定不變的。看過火車行駛軌道嗎?它絕不是一成不變、往前直衝的。它進入月台時,要靠左邊還是右邊,完全可以由人力來決定。了解這個原理,就不會讓火車盲目地追撞,終而釀成大車禍。人要掌握命運也是如此—很簡單的一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已。
佛教主張:「要怎麼收獲,先要那麼栽。」所以勇敢地承擔當下,努力地耕耘現在,那麼未來的命運一定平靜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