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是誰?

  1. 根據佛典的敘述,「彌勒」是跟釋迦牟尼佛生長在同一時代的人。他誕生在印度的「波羅奈」國(今日的貝那奈斯)。
      彌勒十歲的時候,就跟隨佛陀出家修道,不久就證得「阿羅漢」果。(參見:本書第154頁〈什麼是十八羅漢?〉)
      彌勒以無上的智慧和辯才,教化了無數的眾生,佛陀曾經對弟子們說:「有一天,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平均年齡延長到八萬四千歲,身長增高到十六丈時,彌勒就會再次從兜率天回到人間,在人間弘揚佛法,教化眾生。」如果換算地球上的時間,那大概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的事。

  2. 彌勒再來人間的時候,會降生在「翅頭末」城—一座美妙莊嚴的城市,他的爸爸名叫:妙梵;母親叫:梵摩波提。
      當然囉,這未來彌勒的教化世界,是出奇的美妙,絕不是語言文字所能描述的;就算比起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來,一點兒也不遜色的。(參見:慈恩•林世敏—《笑嘻嘻的彌勒佛》第44—45頁)

  3. 目前還在兜率天修行的彌勒,是暫居「菩薩」的身分,而不是「佛」,因為他尚未降生人間說法—如同當年的釋迦牟尼,一直到菩提樹下覺悟後,才能被尊稱為「佛」(覺悟的人);彌勒也要等到五十六億年後,才會在龍華樹下悟道成佛。可見:一貫道宣稱的:彌勒「佛」掌天般,是信口開河的。他們引用佛教的菩薩而不根據佛教的「戶口騰本」,自己隨便「偽造文書」,說來也太可惡了!

  4. 彌勒未來在人間建設的淨土,是充滿著「人味」的、「人情」的,因為:它准許夫妻子女生活在一起,同心協力建設美滿家庭;再加上沒有戰爭、竊盜、天災、地變;人人慈悲和睦;到處青山綠水、鳥語花香,實在是一處人間的淨土。而設計這塊淨土的建筑師,就是「當來下生的彌勒菩薩」。

  5. 彌勒曾經許下諾言:那些發心行菩薩道,願意追隨他修行的,他保證的妝引這些有善根、福德因緣的人,先行上生兜率天,等五十六億年後,再帶他們重回人間,大家一起建設快樂的人間淨土。(見:慈恩•林世敏—《笑嘻嘻的彌勒佛》)

回標題


輪迴是怎麼回事?

  1. 未能悟道解脫的眾生,不停地在六道(六種不同的生存環境)中打轉,佛家用「輪迴」來形容這項事實。而佛典中,又用:三種比喻來說明輪迴:
      甲、《心地觀經》說:「有情(眾生)輪迴生六道,猶如車輪無始終。」這是把眾生流轉生死的現象,比作:周而復始、上下旋轉的車輪。
      乙、《觀佛三昧經》則說:「三界(尚未覺悟的眾生所居住的三種空間)眾生輪迴六趣(六道的異譯),如旋火輪。」這是拿旋轉不停的火輪,比喻眾生的生生死死,永不歇止。
      丙、《身觀經》說:「(眾生)循環三界內,猶如汲井輪。」汲井輪忽上忽下,不就像眾生的生死不斷嗎?
      以上的三種譬喻─無論是:車輪、火輪或汲水輪,全都指陳一件事:眾生在生死苦海中浮沈,不得解脫,自己是不得作主的,是循環不停的。

  2. 輪迴是眾生永無結局的悲劇,在歷盡一世的苦難、折磨之後,緊接著又是另一世重新循環的開始。如此,生生世世地「演」下去,它是永不落幕的。
      你說人為什麼不能跳出「輪迴」是嗎?看過小松鼠跑圓形的轉輪嗎?牠何嘗不想跑出籠外?否則牠干嗎要那麼賣力地跑?可是跑到四腿酸軟,跑到兩眼昏花,牠還是留在籠內,牠仍然會不停地跑下去。
      佛教憐憫眾生的愚癡痴無知(常在輪迴),卻也反對盲修瞎鍊。因此提出「四聖諦」、「十二因緣」、「六度」等佛理─剖析人類生死的原因與現象;並提出解決、實踐的方法,要人一勞永逸地剪斷「輪迴」的鎖鍊,這是佛教對眾生最實惠,也最珍貴的獻禮。

回標題


何謂隨緣不變與不變隨緣?

  1. 說明「隨緣不變」與「不變隨緣」之前,要先了解:什麼叫「不變」?什麼叫「隨緣」?
      1不變:畢竟平等、無有差異的意思。指的是:萬事萬物(萬法)的「本來面目」;亦即原本清淨的「佛性」(又叫「真如」、「真心」、「本體」等等)。
      2隨緣:隨著外在環境(條件)的不同,自然而起的變化。像:水加熱變成水蒸氣、海因風而起浪、人因歲月的流轉而蒼老等等。
      3隨緣不變:萬法的本體(真如)雖然「不變」,但是「隨緣」則發生千變萬化。像:同樣都是氫氧化合物的水(不變),遇到不同的壓力、溫度,就有氣體、液體、和固體的三態變化(隨緣)。又像:同樣的色紙(不變),因為摺法不同,就能摺出各種不同的美勞作品(隨緣)。
      4不變隨緣:「水」,雖然各「隨」因「緣」,展現出不同的面貌(氣體、液體、和固體);但是它們的「水性」(氫氧的化合物)還是相同的(不變)。

  2. 再舉例子來作說明:
      張三在某部影片中,一人飾演三角:土匪、皇帝、商人,而且表演得唯肖唯妙,非常稱職。
      甲、我們可以這麼說:張三雖然只有一個(不變),但是可以分飾三個不同的角色─土匪、皇帝和商人(隨緣)。這叫「隨緣不變」。
      乙、從另外的角度來觀察,我們會發現:土匪、皇帝和商人雖然是不同的三個角色(隨緣),卻都是張三一個人飾演的(不變)。這叫「不變隨緣」。

  3. 懂得隨緣不變和不變隨緣的道理,對我們的人生有什麼樣的啟發呢?請看底下的說明:
      甲、眾生雖然因為業力而輪迴六道之中,一會兒做牛馬;一會兒變鬼神;又一會兒投胎做人,生生世世形貌都不相同(隨緣),但是成佛的本性,卻始終無二,都是晶瑩潔淨的(不變)。(參見:《貝葉之香》第101頁〈生佛平等〉)
      所以,我們不必自卑,也不必自漸形穢,因為佛和眾生的不同,只是聞道有先後,悟道有早晚罷了。
      乙、人的一生,剎那變異、起伏不定:有時風光,有時失意;有時富貴,有時貧賤;昔時年少,今日老邁……(隨緣),但是不論處何境地,現何模樣,這些角色都是人自己扮演的(不變)。所以人不可以嫌棄這;偏愛那的,總是要以豁達的胸襟去全體包容,以坦然的心情去整個面對才行。

  回標題

 

 

什麼叫「化緣」?

  1. 「化緣」原本指的是:「教化的因緣」,也就是「教化的原因與條件」。像:釋迦牟尼佛有釋迦牟尼佛的教化因緣;阿彌陀佛有阿彌陀佛的教化因緣。所以釋迦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弘法;而彌陀在西方極樂度眾生。宇宙間其他的佛、菩薩、也無例外。
      值得留意的是:佛、菩薩在某個世界的教化因緣,一旦消失,就會即刻離去。像: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五年後,就在印度入涅槃,離開人間到他方世界繼續弘揚佛法。其他世界的如來,也無不如此。

  2. 化緣,可以解釋做:「以募化結佛緣」。佛教認為:能布施(財物、生命、時間、力量)為佛教服務的人,就是跟佛結緣,佛教鼓勵信徒多多布施;有時為了「方便」眾生布施,還特別登門「化緣」—這原是一種慈悲,也是一種方便。(參見:天華•丁福保—《佛教大辭典》第738頁)

  3. 存著要讓眾生「種下善根、佛種」而化緣;而不是為了貪求眾生的錢財,來滿足自己的生活享受,這種化緣才是真正地「利益眾生」—製造機會讓眾生歡歡喜喜地結佛緣。

  4. 化緣並不一定只著重在「化人錢財」上面,因為這樣的方式太狹窄、呆板了,容易使人覺得「佛門難進,處處要錢」。
      其實「化緣」—引導眾生結佛緣的管道很多,像:為眾生說法、講經、解難析疑、奉獻服務等等都是。佛教徒(或團體)應該廣開善門,多多利用才是

  5. 我們堅決反對:強迫式地登門募捐金錢,欲美其名曰:「化緣」。當然,正信的佛教徒(或團體),絕不會如此橫行霸道,惹人厭煩;倒是目前有很多冒牌的「假和尚」—剃了頭、披上袈裟來欺矇善信,不可不察。

  6. 對於現出莊嚴「法相」的僧人,站在大街通衢,迎著人潮,手持瓦缽,嚮過路行人化緣,既不合佛制(化緣不能單獨外出),也有礙歡膽—破壞佛門清高、寡欲、聖潔的形象。站在愛護佛教的立場,我們也不喜見聞。

回標題

 

 

為什麼晚餐叫藥石?

  1. 藥石又叫「藥食」,原本是禪宗用來稱晚間所吃的稀飯。「黃檗清規」說:「藥石,晚食也。」因為一般的修禪者都是「過午不食」(一天只吃早上、中午兩餐),而故意把晚餐稱做「藥石」,意思是說:吃它是為了治病、療飢的緣故。
      飲食是一種「食補」─可使人身體健康。晚餐既可治病療飢,稱它叫「藥石」(藥食),在意義上,自然十分接近。

  2. 我們是欲界眾生,「食欲」是其中的一天需求。事實上,不論在家出家都不可能人人做到過午不食。佛家為了對治人類在飲食方面的「欲深谿壑」(像深谷一般),所以把晚餐稱做「藥石」,正有警惕我們要克制之意。
      人不能不吃飯,否則活不下去,又如何能弘法利生?但是一般人把晚餐當做「正餐」,所以經常大吃特吃一頓,早已超越「藥石」或養生的目的,純粹是貪圖口欲。有人更是出盡怪招,突發奇想:吃猴臘、烹蛇膽、燉態掌……上天下地,把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搜羅殆盡。
      佛家稱晚餐叫藥石,正好可以提醒世人:不要吃太飽,也不要殺太多。否則造太多的殺業,後患無窮;而營養過剩,也會百病叢生。

  3. 吃藥要遵照醫生的指示,不能多吃,也不能不定時定量。把吃飯叫「藥石」,就可以收到「定時、定量」的效果。
      把吃飯叫做「藥石」,這是「方便法門」,並不是說佛教完全不懂得「美食」,其實最懂得「嚼菜根」之樂,最能享受健康自然食物的是佛教徒,因為素食最為清香、可口。

  4. 「藥」,不但小孩子害怕,大人也聞之色變,非要到不得已決不肯吃。所以取「藥石」這個名字,正好可以使人起「觀照」、「觀想」的功夫,久而久之,就能達到「過午不食」的境界。

  5. 佛家稱晚餐叫「藥石」就是要人惜福,除非身體有病,或餓得飢腸轆轆難以忍受(有胃病者,餓了就會痛;胃下垂者需要少吃多餐等),否則一天少吃一餐,也是「能源節約」的一種方式呀!(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全世界有近一半的人口,經常處於「飢餓」狀態;而且每隔十分鐘就有一人餓死。)

  6. 既然晚餐叫「藥石」,那麼早餐和午餐當然也可以視做「藥石」的一種,以減少奢侈浪費。
      世人每每太注重飲食,結果浪費太多的時間去買菜、做菜、吃菜,弄得花錢、費時又傷身。因為一頓飯下來,要花費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而吃一頓喜酒要花多少時間?─平均兩、三個小時。又大吃大喝之後,往往吃壤了胃腸,真的是得不償失。
      反過來說,把飲食當作「藥」來看待,就可以使人望而生「畏」,因而抑制貪欲。不信?你聽說有人閒來無事,就猛吃「藥」,而且樂此不疲的嗎?
      如果,你已經不再「貪吃」,而且你已經懂得吃的「三昧」,那每日三餐,你都在享受有節制的自然美食,又何必再強加上「藥石」的假名?

  7. 當然,禪宗把晚餐當藥石,就是希望人人能做到「過午不食」,如此才有利於打坐(不會腹脹或胃下垂),更有利於入定,嘗到禪定的法悅。

  8. 藥石雖然指的是晚餐,但是把早餐、午餐當做「藥石」,也未嘗不可。否則白天猛吃猛喝,到晚上才愁眉苦臉吃「藥石」,又有什麼意義呢?

回標題

 

 

什麼叫執著?

  1. 自己的生活、思想或行為等,被既有的觀念、教條、形式所束縳,因而食古不化,抱殘守缺,故步自封,就算是「執著」。
      執著,根據佛典的解釋,是:「固著於事物而不離」,像凡夫,常「執著名聞利養」(見:「菩提心論」);而菩薩就「能如實知一切法相而不執著」──能確實了解、看清一切事物的本來面目(見:「大般若經」七十一)。

  2. 學佛的人,稍為不小心就會執著。像:修禪的人,認為「只有打坐,才能開悟」;念佛的人認定「只有執持名號,才能一心不亂」;持咒的人也堅持「只有咒語才能消災解厄,一世解脫。」
      世俗的人,更幾乎是處處執著。像:房子不買四(死)號、不住大廈的九(狗)樓、三人照相不站中間(會夭折)、七月不嫁娶(不吉利)……真是不一而足,令人啼笑皆非。

  3. 執著是煩惱的起因,凡事一經執著,就會帶給自己不便。像看風水、算八字,常常會弄得雞飛狗跳,天怒人怨。不執著的人,天天是好日子,到處都是好風光,自然海闊天空,喜上眉梢。
      像:吃素的人,對煮過葷菜的鍋子,一定要大刷特洗,甚至非自己準備專用的碗筷杯盤不可。不是自找麻煩,又惹人討厭嗎?
      像:得了急病,需要立刻輸血,好不容易有人自告奮勇──你卻堅持不肯接受,因為對方吃葷,你怕破戒。是不是太固執不通?

  4. 佛教要人除去執著──我執與法執。去我執才能免去人我的對立、生死的怖畏;去法執,才能灑脫自在,通達無礙,真正沈潛於法喜而不貪著。

  5. 去執著,固然是求解脫的不二法門,但是千萬別誤會,它並不是要我們:拋棄理想目標、是非觀念……否則不就成了「顛倒夢想」、「價值混淆」?甚至是個白癡了?去掉執著,必然自在無礙,才能更貫徹自己的理想,更堅持自己信念;更樂意去奉獻犧牲、更甘願去「世世常行菩薩道」。

回標題

 

 

南無是什麼意思?

  1. 南無讀做:「ㄋㄚˊ ㄇㄛˊ」,它又有:南牟、那模、那謨、納慕、南摩、娜母……等不同的寫法。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歸命、敬禮、歸禮、救我、度我。

  2. 「南無」代表:眾生嚮佛致上最虔誠的尊敬與愛慕之意;也是眾生向嚮佛發出最懇切的呼救與祈求的心聲。
      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向阿隬陀佛表示:快來救我,快來教我,快來指導我;我要以您做我的老師,我要向你這位偉大的導師學習,我要以您     做為我的避風港;我要歌頌您、仰慕您……。

  3. 千萬不要望文生義,誤解「南無」的意思,有一則笑話說:念佛時可以面對東、西、北、上、下等方向,就是不能「坐北朝南」,為什麼呢?因為「南方沒有佛」。

回標題

 

 

為什麼不增不減?

  1. 「增、減」──多、少的觀念,是比較來的,像:五比三多,五比七少;像:從三到九是增多,從九到三是減少。而單單一個三、五或七、九的阿拉伯數字,本身並沒有代表「增」或「減」的意義。

  2. 增減的觀念是一種「錯覺」,通常是由於眾生的視野太狹窄、所處的境界太低所造成的。
      比如說:三個人從臺北到高雄來,於是你會說:「臺北少了三人,高雄多了三人。」
      不過,這是我們只從小小的「臺北」或「高雄」來看,才會生出「增減」的錯覺。如果從整個臺灣來看,人口並沒有增多,也沒有減少。
      佛教經常站在高超的立場(境界),來觀察宇宙的萬事萬物,所以能免於一般人的錯誤。
      也有人說:「地球上的人口年年增多,怎麼說不增不減?」這也是眼界太窄所產生的困惑。佛家認為:這個星球的人死了,可能投生到別的星球去;同理,別的星球的人死了,也會投胎到這個世界來。然而整個宇宙的眾生,終究還是「不增不滅」的。

  3. 有一則「猴子吃果子的故事,是這樣的:猴子認為「朝三暮四」比「朝四暮三」少,所以不高興;改成早上吃四個,晚上吃三個,其實總數還是一樣,但是猴子卻產生「錯覺」,以為這下可以多吃一個,所以雀躍萬丈。
      人有智慧,了解佛法,就會想通「不增不減」的道理了。

  4. 抬頭看月亮,天天有變化:圓了又缺(減),缺了又圓(增),面積、體積似乎有增減;但那只是站的位置和看的角度不同,所造成的錯覺,實際上的月亮,並沒有盈虧圓缺。
      同理,潮汐的漲落,只是受到月球引力的影響,海水的總量那有增減?

  5. 佛家說:「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指的是我們的潛在智慧與佛性,與佛自始至終一般無二,流轉生死時不減少;成佛作祖時也不增加,這也就是「心經」上所說的:「不增不減」。

回標題

 

 

為什麼不生不滅?

  1. 水有三態──水蒸氣(氣體)、水(液體)、冰(固體)。三者可以相互循環,並不是水蒸發成水蒸氣,就完全消失了;也不是凝結成冰後,就永遠不存在。
      北極海在冬天結成了厚冰,似乎是不見了海水(減);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春天的暖風一吹,冰又溶解成水(生),照樣是一片無際的汪洋。海水雖然有固體、液體的現象改變,北極海那有真正的生滅?

  2. 「生與滅」只是一種「現象的變化」,換句話說:兩者只是條件的聚散或增減,使面貌暫時有所改變罷了。
      舉例來說:
      伸出右手,五指握緊叫「拳頭」;張開叫「手掌」。其實都是一隻手的不同變化而已。
      從萬花筒看「花樣」,隨著角度的轉換,會呈現多彩多姿的無數圖形,但是筒子裡的彩紙,卻是相同的。
      將毛線球織成毛線衣;再將毛線衣拆掉,捲成毛線球。從「球」和「衣」的變化上看,似乎有「生滅」,其實就「毛線」來看,那有生滅?
      用泥土塑成小牛(生),然後再捏回原來的泥土(滅);接著再塑成茶具(生),而後又捏回原來的泥土(滅)。如比,反覆地塑(生)與捏(滅),可以呈現成千上萬的玩意兒來;但是就「泥土」而言,還是原來的東西,那有生滅呢?

  3. 人的生死,也只是一種生命循環的現象罷了,根據佛家的說法:人雖然有「分段的生死」(六道輪迴的生命現象──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但那只是表面上的現象變化。像黃河有時沖刷高原、有時越過平地、有時流經草原……,河道隨之展現出清濁、緩急、寬狹等等不同的面貌,不過它們都是一體不可分割的黃河本身。
      所以,佛家認為「諸法空相」是「不生不減」的。

回標題

 

 

神通是什麼?

  1.  什麼叫「神通」?簡單說:就是透過「智慧的妙用」,所獲得神奇、卓越的能力。
      佛教講的神通有六種:
      天眼通:不受地形、地物的影響,可以直視無礙。
      神足通:從甲地到乙地,不必藉助交通工具,來去自如。
      天耳通:聽力無遠弗屆,再遠也可以聽得見。
      宿命通:對於過去無窮世代的往事(因果),都能了解透徹。
      他心通:對別人的「心事」,一清二楚。
      漏盡通:斷絕了一切煩惱,理智與情感達到和諧的地步;做人處世有了澄明圓熟的智慧,行為不再有偏差。(漏,是煩惱之意。)
      用今天的「事實情況」來相對照:
      天眼通──類似今日的電視、電達、望遠鏡、顯微鏡等等。
      神足通──類似今日飛機、汽車、火箭、太空梭等等。
      天耳通──類似今日的電話、收音機、無線電等等。
      宿命通──類似今日電腦的儲存記憶、檔案資料或錄影帶的保存等等。
      他心通──類似今日的測謊器、心理分析等等。
      漏盡通──類似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踰矩」的自制力;以及「心經」上說的:「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智慧妙用。

  2. 六種神通是如何得來的呢?簡單一句話,就是「修習來的」。不過前面五種神通,別的宗教也能達到那種境界,所以並不稀奇,佛教也一直不加以歌頌、推崇,或加以正面的鼓勵。唯獨「漏盡通」,才是佛家認為最可貴的。因為有了漏盡通,才能正確地駕馭、運用前五通,才不會讓它們用來為非作歹,危害人群。
      試舉兩例,來證明佛教並不盲目追逐神通:
      有一天,他苦修得到「神足通」,住在河邊。每次外出總要付錢搭船過河。
      有一天,他苦修得到「神足通」,過河時故意不坐船,運用神足凌波而去。回到寺裡,洋洋得意地告訴師父說:「我不必付錢過河,我有神通了。」
      師父問他:「以前每次過河要付多少錢?」小和尚說:「一塊錢。」師父冷冷地說:「那你的神通,只值一塊錢,有什麼好得意的?」
      佛在世的時候,經常告誡弟子不可顯現神通,以免混淆世人修學佛法的目的。「賓頭盧頗羅墮」有一次為讓外道知道佛法的無邊,特別耍了神通──跳上高空,取下金碗。結果佛陀並不加稱讚,反而要他充當「十六羅漢」,長留人間,將功補過。(請參閱:慈恩•林世敏─「十八羅漢」)。

  3. 神通是不敵「業力」的,也就是說儘管有了神通,還是逃不出輪迴的羅綱。
      過去,佛在世時,有外道仙人知道自己的壽命將盡,就運用神通躲在太空中,結果時間一到,依然墜地而死。

  4. 常常聽見有人傳聞:某某人有神通,於是大家一窩蜂去「見識」一番。結果只有「長他人的聲勢」而已,對自己的忍辱、智慧、精進、持戒、布施、禪定,又有何助益呢?

  5. 神通對自己而言,是學佛的「副產品」,不是主要的目標;況且神通也不是「萬能」的,對於眾生和自己的苦難,也是主要的目標;況且神通也不是「萬能」的,對於眾生和自己的苦難,也不一定能幫得上忙。像:「盂蘭盆經」上,目犍連雖有神通,也只能眼睜睜地望著:母親即將放進嘴巴的食物,化成火炭;而自己最後也難逃被亂石壓死的下場。

  6. 我們並不否定神通的存在,也不反對神通的擁有。相反的,我們肯定神通的「度眾方便」;也尊重擁有神通,卻不到處吹噓的人。

  7. 神通有時就像「變魔術」一樣;懂得竅門的人,根本就不屑一顧,也當稀鬆平常的事(魔術家們彼此心照不宣,不會大驚小怪)。可是,唯恐天下不亂的好事之徒,或是幼稚無知之輩,卻每每驚訝錯愕;進而盲目崇拜、學習。(想想看:當年的大衛魔術,曾經在全世界引起多少的瘋狂讚歎!)

  8. 可敬的是「菩薩行」;而不是「神通」。該學的是「菩薩道」;而不是「神通」。有了「菩薩道」、「菩薩行」,終究會有神通;可是有神通人的,卻不一定是行「菩薩道」的人。

回標題

 

 

悟道是什麼?

  1. 一個人深入佛法去修習、探討、實踐與嘗試,功夫成熟了,自然豁然開朗。從此,身心釋然、無牽無掛。不但知道未來的路要怎麼走,回道來時路也一清二楚,知道如何指導後學者,這叫「悟道」。

  2. 悟道者所悟的道理、法則,是一種「發現」,而不是「發明」,因為這些事理原本就存在天地間。所以不必敝帚自珍,以為是家傳祕方;更不能故弄玄虛,做為求名謀利的工具。

  3. 悟道只是「方法的了解」,而不是「目標的達成」,所以悟道者必定是一個「努力的實踐者」。因為他知道:如果沒有透過事後的實踐,所悟的道只是「冰冷的知識」,不能散光發熱,對自己和別人又有何益?
      開悟並不等於成佛。開悟是「知」,成佛是「行的完成」,兩者雖然有關,卻不能劃上等號。
      把「開悟」比做:看得懂一張往臺北的地圖,「成佛」就是到達臺北的目的地。知道如何上臺北(包括路線、乘車地點、交通工具的種類、臺北的方位等等),卻不表示自己已經身在臺北了。
      開悟─表示對「成佛之道」的全盤了解,在修行路上可以避免誤入歧途,卻不表示開悟後,後此就可以遊手好閒,什麼事兒都不必做。

  4.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是悟道的過程與功夫,這與佛家的「聞、思、修」是大同小異的。或許有人會不以為然,提出六祖惠能的「頓悟」來質疑。其實這是淺見所致,因為惠能當世的頓悟,難道就沒有過去百千萬劫的修行功力作後盾?
      舉個「百喻經」的故事來說明:
      有一個人肚子餓,狼吞虎嚥地吃了七個大餅,這才心滿意足。這時,他突然覺得自己蠢,心 想「我為什麼不直接吃下那第七塊大餅?不就可以省下前面六塊餅的錢嗎?」
      我們也可以這麼比喻:前面六塊大餅就是「修行功夫」,沒有它就不會有吃下第七塊大餅的「滿足」(覺悟)。
      了解前面的說明,那麼再看神秀與惠能所說的偈語,就不會有厚此薄彼的事發生,反而覺得彼此是相輔相成,正是修行悟道的一體兩面:
      神秀(漸修):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頓悟):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悟道從方法上看,有「頓悟」與「漸修」之分;可以就境界上看,兩者的風光一樣迷人。

  5. 現代的人,不肯聽經聞法,從守五戒、行十善、修六度萬行著手,按部就班地厚積基礎,卻迷信於一步登天,是愚蠢可笑的。君不見:「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腳踏實地才能成功,妄想即刻開悟,一世成佛,只是好高騖遠罷了。

回標題

 

 

什麼叫看破紅塵?

  1. 「紅樓夢」這本小說中,有一句話:「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似乎可以拿來做為「看破紅塵」的說明。因為所謂「紅塵」不就是「世事」與「人情」的代名詞嗎?而能洞明世事與練達人情的人,不就是真能「看破紅塵」的人嗎?

  2. 就佛法上來說,「紅塵」即「世間」。而世間可分為器世間和有情世間。兩者都是虛幻不實、變化無窮的。因為「器世間」是不斷的成住壞空,不停地滄海桑田;而有情世間,也不斷地生住異滅,有生老病死的輪迴。(見:天華•「林老師講佛經」)因此,看破紅塵的人,一定是個對佛法有透徹了解與覺悟的人,否則怎能「看破」?
      可是世俗的人,常常拿「看破紅塵」來嘲笑那些意志消沈,對人生沮喪悲觀的人。這實在是極大的錯誤,因為頹癈消沈的人,都是缺乏智慧與意志力,所以迷失在萬丈紅塵之中,何來「看破」可言?

  3. 經塵之中,重重的迷霧,不容易看清事物的真相;只有學佛之人,才能「行深般若……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見「般若心經」)
      所以「看破」一詞,其實是「用智慧來透徹觀察」的意思。既能看破,則如同用智慧寶劍,斬斷萬縷煩惱絲一般,頓時輕鬆、自在。
      看破紅塵的人,身心釋然解脫,能以平常心,面對人生的一切際遇,因此能過著快樂的生活。

  4. 出家人或在家居士,如果能潛心佛法的研究與修持,不再受到名利枷鎖的羈絆與束縛,能時時關心社會,處處關愛人群,當然就是真能看破紅塵之人。如果在佛門之中,爭名逐利,雖然常把佛法掛在嘴邊,跟佛道不啻相差十萬八千里,萬丈紅塵豈有一絲一毫的看破?

回標題

 

 

為什麼講無我?

  1. 「我」是主宰、自主的意思,也就是有一個「恆久不變的自己」、「本身能夠完全掌握、操縱自己,不受外力或環境的影響」。
      可是,仔細地想想:你能叫自己不生病嗎?不傷心嗎?頭髮不變白嗎?如果不能,那不變的「你」何處尋覓?

  2. 看過「觀音瀑布」嗎?一條白練飛天而下,好不壯觀!可是你仔細想過嗎?去年看的瀑布和今年看的瀑布,是不是相同的瀑布呢?再縮短時間來看,你第一眼(前一秒)看的瀑布和第二眼(後一秒)看的瀑布,相不相同呢?答案當然是不相同的。因為瀑布是「水從高處,永不停止地往低處沖瀉而成的」,所以前一秒的水流和後一秒的水流完全不同。因此我們要找一條「永不改變」、「前後相同」的瀑布是不可能的。
      同理可證:人的身體和精神也是剎那、剎那在變化,像細胞的新陳代謝。念頭的起伏生滅,都是持續不斷。因此要找個「靜止不動」的「我」,那是不可能的。

  3. 一輛汽車拆開之後,只剩一大堆零件,請問汽車在那裡?一杯水用火煮開後,如果繼續不斷加熱,最後變成水蒸氣,請問水在那裡?而「人」,也只是由物質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風;再加上精神的四蘊─受、想、行、識所組成,分解之後,根本就找不到「我」的影子。(參閱:張澄基•「佛學今詮」第203∼218頁;印順法師•「性空學探源」第48頁;天華•「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第43頁)
      就醫學的觀點,人體是細胞組成;而「活人」只是一些所謂「感受」、「回憶」、「意志」、「認識」等精神的作用構成,而這些肉體和精神方面的因素,都是虛幻不實,所以說「無我」,當然也沒有「你」、「他」和「眾生」。

  4. 有人企圖提出反證來堅持有個「我」存在,他的理由是:當一個人的名譽受侮辱、財產被掠奪時,一定會控告別人:「侮辱我」、「掠奪我」,可見確實有個「我」存在。
      這種見解,其實是錯誤的,因為他所說的「我」和名譽、財產之間,根本就是兩碼事,何以見得?從以下的兩句話就可以證明:「名譽是人的第二生命」、「錢財是身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既是「第二生命」和「身外物」,所以,名譽和財產不等於「我」,道理十分淺顯。

  5. 有人說:我的「身體」和我的「生命」是一體不可分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你死後,「身體」腐爛了,你的「生命」是不是也永遠報銷了?怎還會有一個「我」存在?
      也有人說:我的「身體」和我的「生命」是分開的,各自獨立的。這也是「妄見」,因為這麼一來,人就像寄居蟹一樣,可以隨時搬家換房子。那麼張三就可以變成李四;而李四也可以變成王五。那天底下的人,人人都可以變成「我」,而真正的「我」又到底是那一個呢?(參閱:妙雲集「性空學探源」第62頁;「空之探究」第83∼84頁)

  6. 假設把一個人從出生到七十歲,用攝影機不停地拍攝他的活動過程,你會發現這些「活動過程」只是一連串的「照片」罷了。如果我們要問:「到底這些上億的照片中,那一張才是真正的『我』呢?」我想這個問題連他自己都無法回答。
      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可以這麼說:一個人的嬰兒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人期,沒有一個階段可以代表他真正的自己,在一個人的一生,根本就找不到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存在其中。

  7. 或許有人說:「會活動的就是我」,那麼睡覺時靜止不動,「我」在那裡?也有人說:「快樂的就是我」,那麼悲傷哭泣的又是誰?更有人說:「會看、會聽的就是我」,那麼瞎子、聾子的「我」在那裡?依此類推,就可以了解「無我」的真理了。

  8. 報考駕照時,需要貼照片,你把兩年前的老照片拿出來使用,監理所的小組就會老大不高興地吼你:「太年輕了,根本不像。」想想看:兩年前的「你」,現在別人不肯「接受」;而今天的「你」,兩年後,人家還不是不接受。那到底是那一個階段(時候)的「你」,才是真正的「你」呢?

  9. 佛教講無我,有什麼用意呢?張澄基博士說:「無我論不是一種哲學,而是一種宗教行持之修觀方便法。」「無我是一種藥方來治療我執的。」意思是勸大家:要以「無我」的覺悟,來掙脫自我的束縛,不要拼命鑽牛角尖,使「無我」的觀念變成爭吵的戲論,那樣只有白費精力、時間,一點益處也沒有。(見:慧炬•「佛學今詮」上冊第215頁。)
      佛教講「無我」,並不是要人自暴自棄,錯以為反正「我」沒有了,胡作非為又有什麼關係?反正「我」沒有了,努力又有什麼用呢?
      佛教講「無我」,就是希望大家瞭解,一般人所認為真實的「我」,其實是「五蘊」所暫時聚合的假相,總有一天會因為散離而死亡。因此不必汲汲於名利的追求,不必與人斤斤計較;更能因此而做到「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能「拋頭顱,灑熱血」,去服務人群。(見:「天華•「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第43頁)

回標題

 

 

誰是觀世音?

  1. 「觀世音菩薩」─經常留心「觀察」世間苦難的呼聲,並能適時地給予幫助的聖者。
      觀世音菩薩,過去叫「正法明如來」,是一位早已成佛的菩薩,由於憐念眾生,所以「倒駕慈航」,再回到苦海中普度蒼生。
      觀世音菩薩為了隨緣(不同的機緣)度眾生,所以具有「三十二化身」─對女人變現女人,對國王變現國王,對學生變現學生─來演說微妙的佛法。(見「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天華•「林老師講佛經」;慈恩•「觀世音菩薩」)

  2. 人間有沒有觀世音?有!時時刻刻對眾生伸出援手的人就是!像:深入非洲行醫五十年的史懷哲是觀世音!在菲律賓照顧孤兒的德蕾莎是觀世音!
      中華民國的臺灣省,有沒有觀世音?有!在花蓮縣創辦慈濟醫院的證嚴法師是觀世音!弘法行腳全世界的星雲法師是觀世音!研究佛學深入經藏的印順法師是觀世音!培養僧才不遺餘力的聖嚴法師、開證長老、普妙法師、度輪法師、淨良法師……都是觀世音!
      其實,你我他只要「悲智雙修」,時時留心周遭人群的呼喚聲、求救聲,而能盡一切的方法來救濟他們,我們自己就是觀世音。

  3. 一個觀世音救不了全宇宙的眾生,所以觀世音菩薩才會有「千手千眼」的象徵法相,那就是要鼓勵大家立志做觀世音。如果人人都是觀世音,人間淨土自然顯現。

回標題

 

 

 

佛教主張中道嗎?

  1. 「中道」思想是佛陀教法的重要原則。它,類似於儒家的「中庸之道」。像:說法論理─要不偏不倚,永遠指陳著最中肯、最透徹的事實真相。像:了解真理─要能不落入兩邊(兩個極端);修行實踐─要不放逸,也不自虐自苦等等。

  2. 佛教的思想,不偏向唯心,也不偏嚮唯物。認為:物質和精神的世界,是相輔相成,而不是相互排斥、對立的,這就是「中道」的哲學。
      像:《心經》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以及《華嚴經》所提到的:「事事無礙與理事無礙法界」,都是一種中道思想。另外,像《大智度論》談到的「八不」─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出。這也是在顯示「中道」的真理。
      又:法相宗以「唯識」為中道;天臺宗以「實相」為中道;華嚴宗以「法界」為中道;三論宗以「八不」為中道。可見佛法的精神離不開中道。

  3. 佛典上說:「一者,心著欲境不能離,是非解脫之因(這不是解脫的原因);二者,不正思惟,自苦其身,而求出離,永無解脫。離此二邊,乃為中道。」可見修道的生活,即是中道的生活─不要放逸,耽於欲樂;也不必自苦─虐待自己過非人的生活。
      我佛世尊出現於世,就是希望世人了解中道的義理;然後才進一步去實踐中道之行。我們從佛陀一代的言教,像:五戒、十善、四諦、十二因緣(十二緣起)、八正道……等等教化中,就可窺知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從來就沒有一處是偏離中道,而走入極端的。

  4. 《中論》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意思是說:「一切條件因緣所生的萬事萬物,由於是緣起,所以沒有不變永存的實體,因此我們說它們都是『空』(空無實體)的;但是隨順世間的習慣稱呼,我們還是暫時給予每樣事物一個『假的名字』(像:土石堆積而成的東西,本來拆散它就不見蹤影,並不是真實的存在,但是我們仍然叫它:『山』)。這也是『中道』的含義─不錯誤地以為緣起的事物是實有的;卻也不排斥它因緣聚合所生起的假相。」
      佛教的中道觀,使佛教徒永遠不會落入錯誤的極端;進而能夠客觀如實、自在無礙地面對宇宙人生,活得逍遙快樂。

  5. 《四十二章經》裡,佛陀曾經用彈琴的比喻,告訴我們「中道」修行的重要性。
      有一個修行者,為了早日覺悟,所以拼命地苦修,甚至於夜晚也不休息。結果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修道的事業,也幾乎快支撐不下去了。
      以下是佛典的原文:
      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
      對曰:「愛彈琴。」
      佛言:「弦緩如何?」
      對曰:「不鳴矣。」
      佛曰:「弦急如何?」
      對曰:「聲絕矣。」
      佛曰:「急緩得中如何?」
      對曰:「諸音普矣。」
      佛曰:「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生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行即退矣……。」(白話解釋,見:天華•林世敏─《林老師講佛經》第82頁)
      佛最後說的:「心若調適,道可得矣。」就是指出:中道的修行,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回標題

 

 

什麼叫授記?

  1. 授記,印度話叫「和伽羅」。是佛對發心修行的眾生,授與將來必當成佛的一種「記別」(預告)。
      像:《法華經》中,第六品就叫(授記品),佛陀曾為迦葉、目犍連、須菩提、迦旃延等四個弟子授記;在第八品〈五百弟子授記品〉中,也為法會中的五百羅漢授記。─預言他們將在何時何地,得以成佛。
      又《金剛經》中,然燈佛也曾為釋迦牟尼授記(那時釋迦尚未成佛):「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見:〈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2. 佛到底憑什麼條件為弟子們授記呢?這會不會違背佛教的「因果說」呢?底下就是簡要的說明:
      甲、接受佛授記的弟子,一定要已經達到「不退轉」的果位才行,否則尚在生死苦海中沈淪的眾生,不知道還要輪迴多久,佛如何能斷言他「何時到彼岸」?
      舉個例:某人(喻:佛弟子)已經修畢博士學分;完成論文的審核;也通過了教授們的口試。如此,他的指導教授(喻:佛)才敢告訴他:「某月某日畢業典禮時,你將獲得本校的博士學位。」
      乙、由於佛具有「宿命通」、「天眼通」、「漏盡通」,所以,能夠全盤通徹地、看清弟子們在過去世所做的複雜因果─是不是已經斬草除根,可以永絕大患。如果確實除盡了生死的種子,不再起心動念去為非作歹;則此人就真的已放下屠刀,就等積德行善圓滿,當然就能「立地成佛」了。(神通的內容,見:《學佛百問》第139頁)
      所以佛的授記,只是「預告」必然發生的「事實」,並不違背「因果律」。

  3. 釋迦牟尼佛已經不在人世,目前經佛授記:「當來下生」人間成佛的,只有彌勒菩薩一人。除此之外,佛典中,尚未有任何的「授記」被發現。如果某人胡亂自吹:我是從某某天界或佛國降生人間成佛的。凡我佛弟子,可以拿起棒棍,一起喊打。

  4. 雖然,目前沒有任何佛為我們授記,那又有什麼遺憾的呢?因為修行在個人,有沒有佛出世,那都無所謂。因為偉大的佛法,依然留傳在人間,我們照樣能遵循佛陀的遺教修行成佛。
      其實,每一個佛弟子都可以為自己「授記」:我要好好地努力─修習五戒、十善、四諦、十二緣起、六度萬行。總有一天,我也會成佛。(五戒等內容,見:《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第四章)
      別妄自菲薄,以為成佛的日子遙不可及。佛告訴我們:人人具有成佛的本性,終將成佛,不是嗎?
      最後,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曾經企圖殺害佛陀、被認為萬惡不赦的「提婆達多」,佛在法華會上(見:〈第十二•提婆達多品〉),也為他「授記」─勉勵他:別灰心,縱使下了地獄,有一天也會成佛!

回標題

 

 

佛教徒有幾種?

  1. 凡是仰慕佛法,追隨佛陀的足跡─踏上求道、修行、弘法與利生之路,不論在家或出家,這些人都可以叫佛教徒。

  2. 佛陀通情達理,所以他不會強迫弟子們出家;對於在家學道的人,他仍然諄諄教誨,呵護有加。也就是說:佛陀對於有志跟隨他學習的眾生,一視同仁。

  3. 佛陀的弟子,一共有七種。其中出家的有四種;在家的有三種。底下簡單加以介紹:
      (一)出家眾
      (1)比丘:又叫「苾芻」,是出家受具足戒男子的通稱。比丘是印度話,翻譯成中文叫:乞士。意思是說:比丘是「上求佛法來養慧命;下乞食物以養肉身的人。」因為出家人努力修道,以佛法來教化眾生,自己並不從事工作賺錢,所以需要接受眾生的供養。就像:老師們只靠「教書」─傳道、授業、解惑、領薪水來生活。
      (2)比丘尼:又叫「苾芻尼」,是出家受具足戒的女僧。其餘的意思與比丘(男僧)同。
      (3)沙彌:是出家受十戒男子的通稱;一般是依靠比丘修行的少年。中文的意思有:「息慈」─革除世俗的壞習慣,以慈悲心來救濟眾生;或「求寂」─努力追求涅槃圓寂(功德圓滿,煩惱沈寂)的境界。
      (4)沙彌尼:是女性沙彌的稱呼;一般是依靠比丘尼修行的出家少女。其餘的說明與沙彌同。
      (二)在家眾
      (5)優婆塞:譯為:清信士、近事男、善宿男等。是指:親近奉事佛、法、僧三寶,並受過三歸依與五戒的男子。
      (6)優婆夷:譯為:清淨女、清信女、近事女等。其餘的意思與優婆塞同。
      (7)式叉摩那:是「式叉摩那尼」的簡稱。譯為:正學女、學法女。通常女子從十八歲到二十歲,住在比丘尼的道場裡,兩年之間,要修習六法(不淫、不殺、不妄語、不飲酒、不盜、不非時食),看她的道心是否堅定;也觀察她是否在未進道場之前,已先有了胎孕,以免破壞僧團的名譽─然後再決定要不要准許她出家。

回標題